项有标的《沧海明月》是一本好看的小说,在艺术上也有追求。它描绘了文化漂泊者或曰文化打工者的群像,特別是塑造了项从德这位个性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丰富了新时期文学人物形象的画廊。
项从德本是内地的乡下文人,为了摆脱物质的贫困与生活的平庸,抱着美好的憧憬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东州,希望诚实做人,扎实做事,凭借自己的才华与奋斗走向成功。然而迎接他的却是挫折、穷困和欺骗。为了生存,他明知陈冬为人不地道,还是出任了以创收为目的的《世纪之星》编辑部主任。虽然做不到出污泥而不染,但他依然守住了知识分子的道德底线,实现了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回归。
《沧海明月》以项从德及其《世纪之星》编辑部为中心,以“拉单”采访为路径,辐射整个东州市的城乡,犹如使用了变焦镜头,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有了亲近感,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平民视角与草根情怀。
传统的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如果墙上挂有一把剑或是一支枪,在一定的时候必须剑出鞘枪上膛。《沧海明月》的结构首尾照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主要人物在结尾时都有了去处和交待。这当然值得肯定。但也伴生了问题,缺乏飘逸与灵动,略显呆板。再者,作品反映的时间是世纪之交,项从德从回家奔丧到重返东州的短短数月内,几乎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有了结论性的结局,不仅显得匆忙,而且降低了可信度。好在作品塑造的青竹、吴晓玲、张菊、栗萍四位女性都很成功,充满象征与隐喻——青竹象征着道德,吴晓铃代表着享受,张菊是现实,栗萍则是一种信仰。
进入新世纪,文学的分流已是不争的事实。有的主张写好看的小说,吸引大众阅读;有的主张探索追求,为小众写作。这都是文学面对残酷现实的无奈与坚守。能否将这二者结合起来呢?《沧海明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