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28日 星期二

    新春走基层·在一线

    防川哨所:从骑马执勤到电子巡逻

    刘小兵 乔振友 《 光明日报 》( 2014年01月28日   04 版)

        春节前夕,记者来到驻守在中、朝、俄三国交界的吉林省军区某边防团防川哨所。远远望去,高耸的哨楼上,“祖国利益高于一切”8个红色大字分外醒目,诠释着哨所的神圣使命。这个哨所因地理位置特殊而闻名,更因建设全面而享誉全军。多年来,官兵们始终秉承“当好国门卫士,固我中华边关”的哨魂,在三国交界处树立起中国边防军人的良好形象。

        走进勤务指挥室,士官唐超正在控制台前录入观察执勤数据。当兵11年的唐超,见证了边防哨所的发展变迁。他告诉记者,自己刚入伍时主要任务是饲养军马,哨所主要的执勤方式是步行和骑马巡逻;后来军马换成了执勤车,学过驾驶的他又成为驾驶员;现在又有了“电子哨兵”这种信息化边防执勤设备,官兵们再也不用顶风冒雪执勤了。哨长杜鑫鹤告诉记者,利用“电子哨兵”观察勤务,要求操作员能熟练操作10余种信息化装备和运用30多套情况处置预案。说话间,记者看到,唐超正在变换着各个视频系统监视范围,时而放大镜头,时而锁定目标,边境情况尽收眼底。

        “‘电子哨兵’包括边境前端监控设备、振动光纤、激光对射报警装置等一系列装置,它们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摄像头和报警器,而是会看、会说、会动的‘全能战士’。”说起信息化执勤系统,唐超如数家珍。合家团圆的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唐超却不能与家人团聚,他说:“亲人需要我,但是部队也需要我,能为祖国和人民站岗守岁,我骄傲!”

        (本报长春1月27日电 本报记者 刘小兵 本报通讯员 乔振友)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