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28日 星期二

    记者传真

    “欢乐春节”走进美国家庭

    王传军 《 光明日报 》( 2014年01月28日   08 版)
    图为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制作“宝宝”贴画。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王传军摄

        这是一组在美国艺术博物馆拍摄到的画面:在剪纸艺术专区,不少年轻母亲在协助孩子小心翼翼地剪着手中的图形,来自中国的剪纸艺术家不时从旁指点;美国孩子对熊猫十分偏爱,他们用黑白两色拼贴出一幅幅萌感十足的熊猫头贴画;灯笼是中国春节的象征,大人小孩们兴致勃勃地制作着一个个红色的小灯笼;象征除旧迎新的舞狮表演不时引来孩子们愉悦的欢笑;喜庆的民族乐曲演奏博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美国普通家庭围聚在一个个展示不同中国特色民俗文化的专区前,倾心与艺术家们交流互动,尽情感知和体验中国文化风俗的魅力。

        日前,2014“欢乐春节”活动在美国华盛顿子午线国际中心拉开帷幕,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俗文化亮相大华府地区:活色生香的“中华美食之夜”让现场嘉宾实实在在了解到“舌尖上的中国”;手工艺表演、泥人、杨柳青年画展示、木偶戏等落地美国艺术博物馆,与美国家庭共同欢度“中国新年家庭日”;中国春节体验活动在马里兰州阿瓦隆剧院敲响锣鼓;弗吉尼亚州美术馆将举办中美文化节。其间,在美国艺术博物馆还举行了“中国新年家庭日”活动,吸引了近2000人次的观众,成为马年“欢乐春节”活动的一大亮点。

        记者到达活动现场时,博物馆尚未开放,但许多观众已在入口排成长队。博物馆内的庭院张灯结彩,悬挂的红灯笼、中国结体现了浓浓的中国年味。木偶剧舞台、民乐演奏舞台等错落有致地散布在广场四围。据本次活动合作方美国艺术博物馆外事部主任乔·吉路拉介绍,所有的场景舞台布置均由博物馆负责。其中,博物馆还派出本地许多志愿者驻守现场部分板块,如灯笼制作区、熊猫头贴画区、引导台等,有利于与参与者沟通。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与吉路拉女士共同为舞狮点睛,拉开了当天庆祝活动的序幕。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舞狮队非常引人注目。在10人左右的舞狮队伍中,记者发现有两张洋面孔,她们也身穿传统舞狮服,其中一位担纲舞狮,而另一位则负责主持点睛仪式。记者发现,现场活动不仅参与性强、民族特色凸显,而且针对受众喜好。许多孩子的目光停留在熊猫板块。前不久,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刚为新诞生的熊猫幼仔举行了命名活动,而今“中国新年家庭日”现场又为小朋友安排了为熊猫“宝宝”写祝福送贺卡的活动。据悉,活动结束后,承载小朋友祝词的贺卡将赠送给华盛顿国家动物园。来自弗吉尼亚州的一位小学三年级学生安妮告诉记者,她以前曾在学校学了一点中国文化,今天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真是让她大饱眼福。她特别喜欢大熊猫,几年前曾与父母一块儿去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看过大熊猫,今天,她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亲手制作熊猫贴画,非常兴奋。

        看着现场人头攒动的景象,美国艺术博物馆外事部主任吉路拉兴奋地说:“明年我们还要与中国使馆一起举办新春庆祝活动。由于博物馆每月举办一次家庭日活动,因此我们在当地社区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本次主题家庭日活动虽然筹备时间不长,但我们通过报纸、收音机、社交媒体、网站等途径及时将活动相关信息公之于众,加之节目内容新颖精彩,所以观众纷至沓来。这不仅促进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深化了博物馆与社区家庭的关系。”中国驻美大使馆文化处公使衔参赞李鸿告诉记者,这次活动能吸引众多主流社会家庭,一是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春节的意义有所了解;二是,美国艺术博物馆具有举办社区活动的丰富经验,是当地主流社会文化活动的主要平台之一;三是,体验与互动的活动形式吸引了广大民众的眼球。李鸿表示,文化处明年将进一步扩大“欢乐春节”走进美国家庭,走进美国主流社会的力度,力争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打造更坚实的民意基础。(本报华盛顿1月26日电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王传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