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虽然苏州的最低气温一直在零度徘徊,但姑苏区退休市民王文生每天都在文化场馆之间流连忘返。他拿出随身的小笔记本给记者看,上面的“文化节目”安排得满满当当,“这本子好几年了,以前总共没写几页,现在可不一样,免费又好玩的文化场所太多了”。
2013年11月,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公布,在31个被命名城市中,苏州总分位列第一。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告诉记者,作为一座GDP约1.3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近2万美元的地级市,跨越式发展给苏州带来更多现代化特质,苏州不仅强调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性,还率先在体制机制等方面探路,使公共文化服务真正驶入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走进张家港市永联村图书馆,1500平方米的房间内收藏了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22大类约3万册图书,拥有50多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区座无虚席。
“公共文化事业要由政府主导,并与经济、社会、物质生活同步提升,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更能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苏州市文广新局局长陈嵘认为。
“十一五”以来,苏州市重大文化设施投入共计200多亿元。目前,苏州已有13个国家一级馆公共图书馆、12个国家一级馆文化馆,拥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70余个。
硬件趋于完善,文化的内在活力也得到了充分激发。陈嵘介绍:“雨村美术馆年吸引观众逾5万人次;常熟利用社会力量,先后建成白茆山歌馆、徐市灯谜馆等10多家特色文化场馆。”为支持社会力量办文化,苏州发布了《民办博物馆(美术馆)扶持办法》,最高补助200万元。
“以前我要跑到上海去看茅善玉的戏,现在在家门口便可以一饱眼福。”见到偶像,老戏迷许琳兴奋不已。如今,越来越多的苏州人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水平艺术演出。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不仅硬件国际领先,还引进了匈牙利布达佩斯节庆管弦乐团等,让芭蕾舞、交响乐等与市民“零距离”。
重心下移,为民惠民
2010年,市民王洪斌给工业园区管委会写了一封信:“搬到湖东后,我发现这里没有一座图书馆。”让他没想到的是,仅过一年,苏州图书馆湖东邻里中心分馆便开馆了,这里不仅与总馆“通借通还”,还有系列讲座等活动。在苏州,“一出家门即到”的图书馆分馆已有201家。
“文化服务工程,不仅要普惠,还要均等”,是苏州市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共识。苏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徐春宏认为,唯有通过创新,将服务重心“下移再下移”才能普惠均等,“苏州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绣等传统文化成为苏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资源”。
前些年,苏州评弹市场一度严重萎缩。面对“老苏州们”的需求,政府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如今全市书场恢复到127家,年均演出200场次以上的就有56家。
近年来,苏州文化惠民活动年均开展6万场次,每年惠及群众5000万人次。市民计晓辉告诉记者:“以前政府‘送’的文化不一定合胃口,现在政府提前发‘菜单’,想看啥点啥!”小张是昆山的外来务工人员,但他享受的文化福利不比当地人少,“政府为孩子提供了免费艺术辅导培训等服务,还为我们订了家乡山西的报刊,平时还有新昆山人文化俱乐部的活动”。
机制创新,放眼长远
在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丽新看来,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长期工程,要形成良好的体制机制,实现规范化、长效化管理。
24岁的小周告诉记者:“我经常通过‘苏州文化信息发布’微博了解最近的展览、演出等信息。”
“苏州文化信息发布”只是苏州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的一个缩影。陈嵘介绍,“苏州将文化馆、美术馆等8家单位整合成‘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集成化供给公共文化资源和产品,2012年活动场次较2011年翻两番。”
公共文化服务趋于规范的同时,苏州意识到要将触角向长效化延伸。2011年,张家港在全国率先探索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全市分为955个“网格”,均配备网格文化员。文化员按照当地的习俗组织文化活动,百姓从“观众”变为“演员”,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从“送文化”向“种文化”的转变。
浓郁的文化氛围,使苏州城乡涌现出2000多支群众文化团队,文化骨干达到12.15万人。陈嵘告诉记者:“为了调动民间艺术团队的热情,政府每年给予100万元的资助,并设立80万元的扶持资金,年演出20场便可获得奖励。”(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许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