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大家庭生活在节日文化中。各个民族创造、传承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反映着他们在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中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和体悟。春节年俗是一棵节日生活智慧树,它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而枝叶一直延伸到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继续生长、发展和变化。
迎春话除夕: 刚健有为 睿智勇敢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夕”的妖怪,常年潜入民户伤人害命,人们恐惧却无奈。后来出现了一个箭法高超的猎人七郎,深知百姓受妖灾之苦,决定除妖,带着猎狗到处寻找“夕”。直到有一年腊月三十,他来到一个大镇上,心想这个镇人多,“夕”夜晚可能会来。于是他让人们夜里时刻警惕,一有动静就敲盆击罐,把“夕”吓出屋子。这天晚上,“夕”果然到来,刚闯进民户就被发现,被盆罐敲击声吓得四处乱窜。七郎放狗追咬,趁狗撕咬之际,他拉弓猛射,一箭射死了“夕”。从那以后,人们把一年的最后一天叫作“除夕”。就这样,除夕成为中华民族过年最重要的时点,人们在这一天除旧布新、祈福消灾、喜迎新岁。
以上传说,赋予了除夕别样的意蕴。七郎为百姓之福,寻妖除怪,体现了古人“飞龙在天”的英雄气概和担当精神。《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人要像天道那样刚健,奋发图强,永不停歇;像大地那样宽厚,胸怀广阔,承载万物。七郎预知妖怪要来,让百姓以器驱之,随后英勇除妖,战胜邪恶,体现了古人的睿智勇敢。《易经》指出,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创生万物,地负载完成生命,阴阳互动,推动万物变化发展。天地有大德大爱,人类与天地共德。七郎效法“天”的刚健,奋发向上,行仁施义;又有“地”的纯正,厚德载物,重情重义。可见,除夕的传说凸显了中华儿女刚健有为、关爱民生、睿智勇敢的人生智慧,在这种意义上,除夕就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时序的节点,更成了中华先祖厚德载物的重要文化符号。
各族乐过年:存异求同 和谐美好
《周礼》说:“俗者习也,上所化曰风,下所习为俗。”春节年俗在各民族独具特色的年节生活中生成、发展和传习,五十六个民族在共同拥有的喜庆大年里播撒爱、智慧和情感,创造了色彩各异的春节文化,却一致秉持崇尚和谐的美好心愿。
例如,朝鲜族过年家家贴春联,烹饪丰盛的菜肴,吃“八宝饭”,除夕全家通宵达旦守岁,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清早,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正月十五夜晚则要举行庆祝集会,伴着长鼓、洞箫和唢呐载歌载舞。白族过年,从除夕起就开始互拜、赠送礼品。子夜过后,青年男女争先挑水,以示勤劳。天亮,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寓意生活甜美。大家或结伴游览,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景颇族过年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初一清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亲手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即获封“神枪手”,姑娘们会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春节年俗展现了民族情态,强化了民族认同,塑造了民族品格。
“五十六朵鲜花共栽一个盆,五十六棵翠竹共连一条根。”五十六个民族统一于整个中华民族之中,异彩纷呈的春节年俗构成中国春节文化的整体。各民族的春节,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价值追求、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春节的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让我们领略了不同民族的年俗韵味。
例如,侗族初一大餐,整桌菜鲤鱼唱主角,煎、炸、烧、炖后摆上桌,再上一盘香气四溢的腌鱼。春节吃鱼,预兆新的一年吉庆有余、五谷丰登、余钱余粮。土家族人过年比汉族提前一天,称作过“赶年”。据说明嘉靖年间,鄂西土司奉命沿海抗倭。在年底的一次战斗中,土家勇士为防恶敌乘过年偷袭,便提前一天过年,之后渐成风俗。土家人过年,堂屋遮盖上青布,祭祀的饭上放有腊肉、糍粑,插着松枝、梅花,并置一小竹篓,内装筷子。据说青布表征军营,筷子表示箭,意味着过年也要警防敌人偷袭。过年,成为土家人爱国奉献、抗争勇敢精神的价值符号。苗族把春节称为“客家年”,各家各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贺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是盼春、思春、乐春等。
中华各族年俗经历五千年文明发展,始终能够存异求同、交融发展、和谐美好。各民族过年,情感表达、生活风姿、行为举止不同,但表现的信义、追求和生活意义是一致的。任何春节文化都反映一定的生活环境、社会现实和价值追求。春节文化只有异中求同,和谐共荣,才能承前启后,发扬光大。
中华闹新春:和而不同 乐在其中
《晏子春秋》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意思是说,民风民俗具有区域特征,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生产实践各异,春节年俗丰富。春节年俗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受地域条件、历史发展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呈现鲜明的地方色彩。
这种地域特点,在各地春节礼俗、饮食、文娱等活动中充分呈现。
先说礼俗。江苏苏州人春节时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在广东潮汕,大年初一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春如意、恭贺发财、添福增寿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青橄榄,共品美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福。
民以食为天。湖北团风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家庭主劳力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后生们吃鸡翅膀,寓意展翅高飞,当家者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澳门人把大年初二称作“开年”。吃“开年”饭是当日习俗,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寓意生财利路。
文娱方面,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过年期间,村村都排练秧歌,挨家拜年,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先要谒庙、敬神,祈祷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进家入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家,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如“步入大门向前看,六孔石窑一线展,五谷丰登家兴旺,春夏秋冬保平安。”在湘潭一带,从初一到十五,不论是乡村或城镇,到处可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取请帖的人家要依次进屋舞龙灯表示祝贺。接龙后,舞龙开始。龙随鼓飞,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欢欣时,灯游龙舞,让人应接不暇。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们应该承认春节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地域的春节年俗,呵护和而不同、乐在其中的年俗风貌。在年俗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只有保持春节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民族的春节生活才会更加怡人和美好,充满生机与活力。
春节文化是中华民族栽培的一棵生活智慧树,深深植根于生活沃土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重要精神纽带。春节智慧帮助中华各民族以多重视角和开放心态审视自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平等的对话精神理解、尊重其他民族,以理性和智慧推动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和世界和平,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单位:甘肃平凉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