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24日 星期五

    两种视角聚焦邓小平时代

    《 光明日报 》( 2014年01月24日   12 版)
    傅高义
    章百家

        编者按 2013年1月18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推出《邓小平时代》。这一天正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21周年纪念日。学界和广大读者给予这本书高度评价,认为它是一本具有重大思想和理论价值的好书。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将促进整个社会进一步思考改革、研究改革、创新改革。可以说,《邓小平时代》一书中所讨论的改革话题,将是未来理论界探索的焦点。今年1月11日,傅高义和章百家以国际国内两种视角对谈,再次聚焦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年代。 

     

        傅高义:在邓小平时代,世界各国领导人的经验和阅历没有一个人能够跟他相比

     

        傅高义(EZRA F.VOGEL):哈佛大学亨利·福特二世社会学荣休教授,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

     

        开始写邓小平之前,我就知道他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是一位很重要的人物。动笔以后,我觉得他更重要了。我个人的结论是,在中国以往的历史长河中,很多领袖人物都想使老百姓富裕起来,但是他们没有找到合适的路,辛亥革命、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他们都没有成功。邓小平办到了,他带领大家走新路。我认为,他的判断非常重要,所以我想要了解他。

     

        邓小平脚下这条新路留下来了,不仅仅是上世纪最后的那二三十年,而且他去世以后,中国走的路也基本上就是他的路。纵观历史,1978年没有别人能做这方面工作,想搞改革开放的人很多,了解情况的人也有很多,比他了解经济的人同样很多。但是他的综合领导能力,使他做到了这一点。有的人说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我个人认为这不完全合适。因为我印象里面设计师应该有一个蓝图,比较清楚自己具体想做什么。但是邓小平并非如此,他考虑方向,很多事情是摸着石头过河。

     

        为什么他能这样做?原因在于他的经历很特殊。他在军队服役12年,包括抗日战争的时候打游击,以及跟国民党打内战的时候,积累了很多经验。邓小平在江西苏维埃时当过县长,后来在1949年到1952年领导西南地区,有3年的地方工作经验。1952年到北京以后,他承担很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八大以后,他担任了十年总书记职务,对全国的情况都很了解。从1952年以后,他又担任财政部部长,经验丰富。

     

        邓小平很能干,他的性格是考虑大事。他从1956年到1966年做总书记的时候,认识了很多有经验的人,对于每个省的情况基本上都熟悉。所以,我认为,在1978年之前他了解方向,脑子又很清楚,为改革开放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有人认为中国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我个人觉得,1977年邓小平恢复工作以后,领导外交关系,领导科学教育工作,恢复高考,让中美关系正常化,跟日本搞好关系,访问东南亚……这一系列都是为改革开放热身。可以说,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领导中国第一步的改革开放已经开始了。

     

        章百家:中国在转变过程中,邓小平处在最核心的位置上

     

        章百家:著名党史专家,曾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长期从事中共党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外交史研究,近年主持改革开放史研究。

     

        我听说傅高义想要写邓小平是在2001年,当时他说要退休了,退休以后想干一件事——写邓小平。我说这个很好,但是很难。大概过了一年多,2002年他到北京,跟我谈起他最初的设想。2005年,我请他来中国讲一讲他对中国改革开放和关于邓小平的看法。当时给我印象很深的有一点:他说,在邓小平时代,世界各国领导人的经验和阅历没有一个人能够跟他相比。

     

        傅高义讲,他觉得邓小平这个人本身非常值得写。另外,他说,邓小平时代从改革开放以后,这十几年甚至二十年的变化,这种变化的速度,在变化当中受益的人数,都是在世界史上非常罕见的。从这两个角度来讲,他认为非常值得做这方面研究。

     

        《邓小平时代》原来的书名叫《邓小平与中国的转变》,后者更能真正反映主题。傅高义认为重要一点是中国的转变,而中国在转变过程中,邓小平处在最核心的位置上。邓小平感受到中国的各种问题,同时他提出的解决方案也影响着整个中国的改革进程。所以这本书的主题,其实更多的是集中反映一段历史,而不是着重写邓小平一个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记。

     

        这本书里前面的传记部分其实是为后面论述做铺垫的。傅高义讲他的这本书是特别写给美国的读者,他要介绍邓小平跟改革相关的那些经验,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经济的,以及这些经验是怎么获得的,和之前的经历有何种联系。

     

        傅先生的书有一个特点,即他对许多问题的叙述比较全面。书中记载,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在外交上有两个很大的动作:一个是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另一个是一定要最后完成中美建交。此外,傅高义还特别注意到了邓小平的东南亚之行。“邓小平为什么做这个事情?他主要是为了给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书里,傅高义还提出了许多比较重要的新观点,这对于研究那段历史的人来说,可以开阔视野。比如,傅高义提出改革开放的转折发生在什么时期。在一般党的文件里,都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改革的起点;而傅高义提出三个起点:一是谷牧代表团出访,二是国务院务虚会的召开,三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这种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报记者刘彬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