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1965年、调整结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西南和西北为重点区域曾经开展了一场以战备为中心,以工业交通和国防科技工业为基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运动,史称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有大三线建设和小三线建设之分,西南和西北地区为国家的大三线建设,各省市自治区自己的小后方则称为小三线建设。在毛泽东和中央的号令下,从1964年起,中部和沿海沿边的20多个省市自治区大部分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小三线建设。由此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调整,成千上万的参与者的努力在共和国建设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由于种种原因,大三线建设大家耳熟能详,而小三线建设却甚少为世人所知,相关史料和研究寥若晨星。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等编著、徐有威主编的《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的出版,使这段几乎湮没在共和国浩瀚史迹中的上海小三线建设得以鲜活重现。
众所周知,口述史在历史研究尤其是当代史研究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弥补档案等文献记载的缺失和不足,生动地再现历史。此书采访了43位上海小三线建设的知情人。其中既有参加决策的高层领导,也有参加建设过程的干部、工人、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民工,还有上海小三线建设所在地区的安徽省的有关当事人和知情者,有着广泛的代表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口述者记忆的错误。从书中,我们能够了解上海小三线建设的潮起潮落,明了小三线81家企事业单位的大致运作过程,透视七万多干部职工的命运悲欢。笔者以为此书确为填补国史研究资料空白之作,值得关注。
其一,从国史的角度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小三线建设进入全面的调整阶段,上海小三线的调整也是箭在弦上。编者想方设法找到时任上海市常务副市长的阮崇武,以及当年受他的委托前往皖南调研的上海社科院陶友之先生,将他们的口述整理公布。同样,中央、上海和安徽的领导层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小三线调整过程中各自的角色,在各位当事人的口述中都有所展现。这些在以往的文献中很难充分表述的内容,都可以在此书的字里行间找到比较详细的叙述。
其二,为新中国社会史和移民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据书中的当事人口述,20世纪60、70年代皖南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程度和上海距离30年左右,很多企事业集中区在当地被称为“小上海”。这些差距如此巨大的人群如何面对相处,是一个极为有趣的社会现象。上海小三线建设员工身处皖南浙西山区,生活上和上海有不言而喻的差距,他们是如何与当地社会交流互动的?书中通过小三线企事业单位出面为男青年征婚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出面解决问题的管理者、承受性苦闷的当事者以及被征婚成为小三线职工新娘等不同群体的经历和心态。
其三,在发掘保留珍贵史料的同时,该书亦可称为是一部进行一定研究探索的口述史。为了方便读者了解那个时代,书后“附录”部分匠心独运,精心安排了上海小三线建设的大事记、产品获奖情况、所有的企事业单位名录和分布图,还特别制作了参考书目和索引,给有兴趣的读者提供进一步的参考和检索,值得口述史研究者参考借鉴。
目前优秀的口述史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档案资料不全、很多疑难问题难以解决的缺憾,特别是在还原历史的细节和来龙去脉方面更胜一筹。当然,由于口述人记忆的模糊或个人情感的注入,口述史还原历史也许存在不真切的地方,但如果同一事件由更多的人来讲述,同时做好史料考证和互相印证的工作,得出的认识就会更加接近历史真实。希望编者能够再接再厉,给读者描绘更为全面立体的小三线建设面貌。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