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21日 星期二

    他山之石

    欧洲理工学院:从欧版“麻省理工”到虚拟“知识与创新社区”

    作者: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21日 13版)

        欧洲理工学院(EIT)在设想创设的阶段就被定义为欧洲版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尽管它的全称最后确定为“European Institute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但简写仍为“EIT”,足见对“麻省理工”的执念。

        EIT的发起,最早可以追溯到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2005年2月的一次演讲。他认为在创新领域,美国在众多产业上已经明显领先于欧洲,而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则是造就美国创新的典型代表,欧洲应该建立自己的“麻省理工学院”——欧洲理工学院(EIT)。

        的确,面对科技创新,欧洲人没有失去自信,但让他们失落的是计算机、MP3音乐播放器等多项重要技术都源于欧洲,但将其转化为商业机会、从中挣到大钱的却是美国、日本等非欧洲国家。

        2006年2月,欧盟委员会正式提出建立欧洲理工学院。最初,其设想是在欧洲复制一个麻省理工学院,但很快就遭到质疑,牛津大学和纽卡斯尔大学校长彭定康就曾公开批评,称欧洲需要的不是一所新的大学,而是为已有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提供更好的资助。

        此后,欧洲理工学院的方案做出了根本性的调整。与麻省理工学院相似,欧洲理工学院将促进高等教育、研究和创新之间的三角关联。不过,在调整后的方案中,它没有实体校园,而主要由一个个虚拟的“知识与创新社区”(KIC)组成,通过KIC建立起相关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产业界共同组成伙伴合作关系。

        2008年,欧洲科学开放论坛宣布对欧洲理工学院先期投入约3.09亿欧元。同时,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从几个城市的竞争中胜出,成为欧洲理工学院的总部。

        可以说,创建欧洲理工学院是近年来欧盟发展高等教育的一个新举措,目的是在科研实力和科研成果转化方面赶超美国,并以此带动欧盟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欧洲理工学院的建立将对欧盟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和欧洲传统大学产生影响。(王庆环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