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记忆。那些散落在民间各个角落的文字档案,就是构成历史年轮的片片树叶,对它的收集保护、抢救整理是一项艰巨的工程。300年来,内蒙古包头五当召的历代喇嘛和僧人,工工整整书写的毛笔字文书,构成了一部蒙古文的五当召编年史,它既是一部地方史,同时也是一件时代文物。
古老的蒙文档案重见天日
2014年的新年,包头市档案馆技术科科长苏中华和他的弟子赵勇过得特别有成就感。他们利用两年多的时间,抢救修复了弥足珍贵的200多件五当召蒙古文历史档案。
2011年这些蒙古文档案刚被拿到档案馆时,已粘连成“砖”,纸张缺损甚至发霉,难以分割。经过他们的去酸、去污、字迹恢复、全面消毒并对已形成的“档案砖”进行分页和托裱加固,现在已变成背面已裱糊好的整整齐齐长条文献卷。通过技术人员的手,也通过他们的心,这些沉睡年代最长有300余年的珍贵文书档案,重新获得了生命。
这批五当召蒙古文历史档案过去散落于民间,前些年开展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时,包头市民委从民间人士手中收集到共1000多件(份)原始文书档案,其绝大多数是蒙古文文书档案,另外有4件(份)藏文文书档案、2件(份)满文文书档案和3本汉文的文书档案。从2008年开始,包头市民委利用3年时间对比较完好的817件(份)整理登记并初步建立了档案。剩余的200多件(份)因为残损或粘连严重等问题未能整理。后来包头市民委为了使这部分珍贵的文献古籍得到更专业的保护和修复,2011年把其全部捐赠给了包头市档案馆。
毛笔书写的历史档案
包头市档案馆馆长迟煊介绍,通过鉴定,五当召蒙古文历史档案为五当召喇嘛和僧人用毛笔书写。该馆目前正在将其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申报材料写道:五当召蒙古文历史档案形成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到1948年,共计1000多件。内容主要涉及包括五当召在内的包头地区乃至内蒙古地区的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等各个领域。其中宗教方面包括有关“洞阔尔班底达”这一活佛名称的来历、建此寺庙的目的及清代、民国时期中央政府为管理蒙古地区及藏传佛教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的相关文件;法律方面有清代、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管理寺庙和僧人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经济方面有自清代末期开始至新中国成立前在五当召地区开垦、开矿、置办商业等内容。
这批历史档案时间跨越之大,内容涵盖之广,使其成为内蒙古地区现存最系统、最完整、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时间跨度最长的寺庙档案,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发展的历史档案资料空白。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教授苏德毕力格说,五当召蒙古文历史档案对研究18~20世纪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历史,清廷对蒙古地区的宗教政策,以及蒙古地区藏传佛教传播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五当召——塞外的“小布达拉宫”
五当召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北约70公里的大青山五当沟内。创建于清康熙年间,乾隆十四年(1749年)扩建,乾隆赐名广觉寺。经200多年不断增修扩建,全部房舍2500余间,占地300多亩。全部殿宇为典型的藏式风格,被称为塞外的“小布达拉宫”。五当召建成后一直香火旺盛,是当时内蒙古地区最大佛学院,在蒙藏地区有很高的声誉,与西藏的布达拉宫、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齐名,是中国藏传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和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
近几年,五当召进一步得到修缮和保护。下一步,包头市档案馆将对这批历史档案进行拍照和扫描,制作仿真件和复制件,对其进行数字化管理。同时聘请蒙文专业翻译人员对档案内容进行翻译,根据档案内容进行挖掘利用。(本报记者 高 平 本报通讯员 格日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