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长沙院、连海院为主体研发的“罗布泊盐湖120万吨/年硫酸钾成套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奖项是中国蓝星继2005年“罗布泊地区钾盐资源开发利用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后,在含钾盐湖卤水型资源开发领域所获得的又一重大国家科技奖项。
“罗布泊”为什么能够两次获得一等奖?记者为此走访了中国蓝星公司。
秘诀一:“连续攻关”提升钾肥自主度
中国蓝星集团公司董事长任建新介绍,“罗布泊盐湖120万吨/年硫酸钾成套技术开发”,大大降低了中国钾肥的对外依存度。“连续攻关”是获取这一成就的秘诀之一。
我国是世界第二钾肥消费大国,约3.5亿亩耕地缺钾;但钾资源严重匮乏,年进口量在600万吨以上,直接危及我国粮食安全。
中国蓝星公司“长沙院”“连海院”与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公司以“院企合作”方式,通过近10年连续攻关,完成了“罗布泊硫酸镁亚型盐湖卤水制取硫酸钾工艺研究”“罗布泊硫酸镁亚型卤水2万吨/年硫酸钾工业试验”2个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发明了“用含钾硫酸镁亚型卤水制取硫酸钾”新工艺技术。同时,对原卤开采、盐田矿物采收与输送装备、加工关键设备进行工程化技术开发。
经持续攻关,团队共申请国家专利20项,已授权18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参与起草、修订国家标准2项。
世界硫酸钾生产格局从此改变。这些研究和产业化成果,还可推广到国内外硫酸盐型盐湖。
秘诀二:“院企合作”迸发活力
发展钾肥行业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科技部“十五”“十一五”期间相继设题,对新疆罗布泊盐湖卤水制取硫酸钾进行攻关。
为了开发罗布泊盐湖钾盐资源,早在1999年,中国蓝星“长沙院”便与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明确罗布泊钾盐公司以中国蓝星“长沙院”“连海院”为技术依托单位,为其投资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院企合作”给技术开发方和企业都带来了生机。国投罗布泊钾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浩介绍,“罗钾公司”拥有几十平方公里的盐田资源,所生产钾肥产品拥有良好的市场占有率和开拓前景。该公司生产的“罗布泊”牌硫酸钾源自罗布泊盐湖纯天然原料,各项指标均达到和超过行业优等品标准,且产品不含游离酸,是目前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无氯优质钾肥。尤其成为烟草、茶叶、高档水果的首选钾肥。
而中国蓝星“长沙院”“连海院”在钾盐开采与加工技术研究领域有着丰富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工程化经验,拥有国际先进的氯化物型、硫酸盐型盐湖卤水开采和加工成套技术。
中国蓝星“长沙院”院长魏业秋介绍,罗布泊盐湖属硫酸盐型。硫酸钾优于氯化钾,可明显提高作物品质和改善土壤质量,特别适于蔬菜、瓜果等忌氯作物。我国硫酸钾消费已达200万吨/年,并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长。世界生产硫酸钾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利用氯化钾和硫酸(盐)反应生产;二是利用可溶性硫酸盐分解制取;三是利用含钾硫酸盐型卤水直接提取。该项目实施前,国内硫酸钾生产均采用第一种方法,这种“以钾换钾”的方法,既不能增加中国钾肥总量,又造成大量能耗和污染环境。
但罗布泊盐湖开发利用存在诸多难点。比如,卤水具有“硫高钾低”特点,自然蒸发无法得到生产硫酸钾的高品质原料,且回收率低。此外,钾混盐硬度大、易结块,国内外尚无用采盐船采收的先例。而氯化钾、软钾镁矾两种物料反应易分层,硫酸钾结晶粒度细,产品质量难控制。更困难的是,罗布泊盐湖地下卤水层数多,埋藏深,不可能“渠采”,且易兑卤析盐堵塞地下通道。
中国蓝星公司的科研人员通过等温、自然、兑卤蒸发试验研究,开发了“分散兑卤、集中析钾、简化浮选目的矿物”等新技术,攻克了生产硫酸钾必需的氯化钾和软钾镁矾两种原料难题;实现大流量、持续性卤水开采;实现对硬度大、易结块钾混盐的大规模采收。
秘诀三:追逐“全环保”,实现“零排放”
“罗布泊盐湖120万吨/年硫酸钾成套技术”开发成功,开创了盐湖卤水制取硫酸钾开采、加工设备国产大型化的先例,在罗布泊地区仅用短短三年时间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硫酸钾装置,并一次投料试车成功,一年达产,令世人叹服。
罗布泊上,从此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硫酸钾生产工业装置。使罗钾公司的硫酸钾产能达到140万吨,缓解了国内钾肥供需矛盾,提高了国产钾肥自给率,使我国钾肥自给率由30%上升至50%以上。
项目还在“环保节能零排放”方面作了有力的探索。中国蓝星公司“连海院”院长黄振伟介绍说,这个技术应用后,每吨产品节省淡水1.9吨,年节约淡水约230万吨。而原料开采时,选择的“水采方案”,实现了深水晒矿,矿石不在高温下相互反应转化结晶为新的有害矿物,提高了矿物的利用率,矿石结块小,提高了磨矿作业效率,节省了电能。(本报记者 冯永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