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诗情柔婉 诗心坚强

    ——读诗集《莲女子》

    马振宏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31日   14 版)

        唐继东的诗歌,叙事、写景、抒情都很细腻,对季节的些微变化及人事行为颇为敏感。在她新近出版的诗集《莲女子》中,似乎强化了这样的印象:诗情柔婉,诗心坚强。

        《莲女子》抒写了诗人的两大诗思或心绪,即心灵醉语和边游边唱。

        对于心灵醉语而言,《莲女子》中有不少的诗篇为证。写“莲”时,诗人写了莲“氤氲成桃红色梦幻,楚楚秋露/是皎皎翡翠,环住光洁的踝”(《八月莲》),这给采莲人带来丰足的收获,给赏莲人带来满眼的沉醉;莲在“桃花红了,李花白了”时,却“依旧在梦里,不与争春”(《出水莲》),品德高尚。除“莲”之外,进入诗人眼中更多的抒写对象是星辰、小草、雪花、晚霞、云彩等。它们都是具体的意象,由于诗人能和它们交心,所以它们都能引发诗人丰富的诗情诗意及深刻觉悟。随后诗人用诗性十足的语言准确地抒写出自己从它们身上得到的生命感觉,或悲或喜,但总体上呈现出先悲后喜的特征来。

        《莲女子》表明,诗人先醉于所遇之物,然后从其中觉悟到大至宇宙、小至个体生存。从她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出诗人与她所面对的对象相融相知在一起了。比如写青春岁月一天天逝去的《无题的华年》,诗人在展现人生的酸楚情绪时,又表达了过去的时光是自己人生道路上一段如歌的岁月。

        在表达心灵醉语时,唐继东还多次使用了“胭脂小马”的意象。它有时以抚慰诗人思乡念家之情的可爱精灵出现,有时又被诗人描写成一个前世的幽灵,都是一个寄寓了诗人诸多期许的载体。

        诗人生于寒冷的东北,她的诗作对春天怀有一种急切而又无条件的期盼与热爱,她用诗呼唤春天、珍惜春天,这是整部诗集共有的主题。另外,诗人对大东北的夏天和秋天也进行了诗意的描写,说大东北的夏天唯有“静静的塘,田田的叶”和“随风而流的诗歌”(《八月莲》),大东北的秋天是“用雪花打造的玉钵,盛满/百合的芬芳”(《中秋,在伊通河边和自己的影子散步》)。

        《莲女子》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诗作记录了诗人对祖国各地美景的赞颂,可以说是边游边唱。在这部分诗作中,诗人分别深情抒写了春城长春、中原遗存、大漠边塞、雪域高原、西南古寨、南海椰林、江南水乡的人情风尚与优美风光。由于诗人是以一双诗眼来观赏面前之景的,所以总能看到她抒发的是审美之情,表现的是审美之思。比如在九寨沟,“我看见了/传说中的白衣女子,和天空上/风一样飘过的羊群”(《在九寨天堂听藏歌〈卓玛〉》),柔婉的诗句所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绪感人,引发了读者的丰富想象和深入思索。这样的效果,是读者需要的,也是诗人想达到的。诗人说:“如果能够因为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让这个社会增加哪怕一点点美好,便得心安。”我以为,诗人的目的实现了。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文传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