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有感而发

    一朵莲花面对一个世界

    ——读从容的诗

    叶延滨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31日   14 版)

        从容的创作,以一个现代女性的视角,表达了现代禅意的空灵境界与知识女性的心灵世界。在当下诗坛泛滥着浅薄琐碎的世俗风气中,她的诗以灵动高雅的气息和智慧深刻的哲思,被人称为“现代女性禅诗”。虽然这个定义我并不完全赞成,但从容诗歌中的禅意与灵魂真实表白,确实展示了当下女性诗歌一种新的可能性。

        中国诗人在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天穹,留下过自己的光彩和辉煌。上世纪80年代,诗人为艰难行进的改革呐喊鼓动,成为中国的良心。随后的现代主义诗潮,助力中国对外开放与世界对话的大潮。一石激起千层浪,诗坛的论争冲击着封闭与僵化的精神领域。进入新世纪,时代呐喊者被抛到了“边缘”,锐意创新的先锋诗人们也发现鲜花与掌声突然消失,虽然诗坛内部依旧热闹地争论、研讨、出书、聚会,但“不再成为公共事件”的诗歌确实面临困局。风光不再的诗坛依旧还有不少有追求和抱负的诗人,他们在寻找与这个时代共鸣的关系,寻找属于自己也属于读者的新境界。诗人从容就是这样一位诗人,努力以禅宗精神,提升诗歌的境界与气质,维护灵魂的高洁与精神的高贵,从而承续诗歌高雅境界和维护真挚纯洁的情感世界。同时,她又努力为诗歌搭建通向民众的舞台,用创新的方式让诗歌重新走向大众,走进人心。

        从容说:“我认为诗歌必须是有深度和高度的,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诗歌写作恰恰忽视了这一点,越来越缺乏应有的敬畏和虔诚之心。同时,这种诗歌的深度和高度又必须是来自于诗人独特的修行……只有修炼到禅境与诗境合而为一的境界,才真正有穿透力的诗歌出现。”把写作当成一种修行,这是对写作抱有的敬畏之心,正如她在诗中写道:“她将去古代修一个书生回来/他穿着布衣布鞋,他见过杜甫和李白。”

        多年的艺术实践,使得从容的诗歌站在一个厚实的基础之上。在泛滥着浅薄、媚俗、琐碎的快餐诗歌的当下诗坛,她的诗令人耳目一新:“我写诗是为了记录一个寓言/美人鱼与槐树/我是一个长不大的女人。”这里有几个关键词:寓言、美人鱼、槐树、长不大、女人,非常值得玩味。

        诗歌精神应该是高贵的。这不是说诗只属于少数人,只属于自我,而是说诗歌要引领读者远离低俗与无聊,追求更高雅、更纯洁的精神生活。当然,诗歌不是宗教,诗人也不是教士,追求禅意与诗意融合的从容更是用充满感情的诗篇,浸润爱情与善良的诗句,成为读者的朋友。她追念妹妹的诗作《倒车》:“妹妹,我与你的声音相遇在涠洲岛/二十年前你录了一条广告只挣了七块钱/广告商对你说,你的声音会传遍天涯海角/黑暗的香蕉树下,你在说‘倒车,请注意’……”以细节入笔,把情感融入读者熟悉的场景,读来令人动容。

        另一首佳作《隐秘的莲花》,尘世的情感在禅境中羽化成幻境,更有一种摄人心魄的美:“……我以弟子的谦恭陪你云游直到老去/你将在此生圆满羽化而升//在另一个没有汗水没有泪水的世界/我会乘愿追随/在亿万朵未开的莲花中 你轻轻//唤醒我。”当我想到这样的诗句,是一个身处深圳大都市的女诗人在林立的高楼和霓虹中的窗前写下,我再次为人性的奇诡美丽而惊叹不已。

        从容说:“诗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向度——向上和向下。向上的仰望能维持我们精神的高度和灵魂的纯度;而向下的叩问和观察则使得我们知道我们仍然卑微地处于滚滚红尘的世界之中。”从容为自己开拓着广阔的诗歌空间。以自己的温暖,温暖世界,以自己的诗意,诗化世界,以自己的智慧,开启世界,这是从容诗歌的价值,尽管这像一朵莲花面对一个世界。正如她的诗句:“借来心无挂碍和你/借来一根桅杆与整个世界的海水/借来必将分离的一首歌/车站上挥动着笑容/多年前,身体里长出孔雀的羽毛//青色的鸟儿/向宇宙/借来你……”

        (作者为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