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海淀推进人才工作 创新激流奔涌

    韩 寒 王斯敏 杜弋鹏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29日   01 版)

        冬日清晨,北京市海淀区,数以百万计的“追梦人”步履匆匆而稳健。他们是海淀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

     

        一声嘱托振奋着他们的精神——“要用好用活人才”,“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9月30日,中央政治局成员赴中关村集体学习。在参观后的讨论中,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

     

        一个数字激荡着他们的心——日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首批入选名单公布,277人中有70人来自海淀。

     

        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中国硅谷”,再到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人才支撑。正因如此,海淀始终把人才工作视为重中之重,在人才引进、使用、服务等方面摸索创新,执着前行。

     

    创新引才聚才机制:形成人才政策的集群

     

        站在中关村海龙大厦繁忙的办公区前,海银资本合伙人吴晓梅似乎听到了梦想花开的声音——1600平方米的面积内,10余支年轻的创业团队正为未来打拼。

     

        创建社交音乐平台音贝网的清华博士袁雨来,成功开发新影数讯预测电影票房的刘晗,打造社交平台“爱谁谁”的戴虎宁……他们是由海银资本投资并引入海淀的,也是政府与众多创投机构携手,共同试行“人才、技术、项目、资本”捆绑式引才的受益者。“政府此举,是为了依靠市场力量提高引进人才的‘成活率’,我们从中看到了诚意与创新勇气。”吴晓梅说。

     

        上下求索,海淀区逐渐形成了破除人才发展体制障碍、拓展人才作用空间的“政策集群”。

     

        翻开2011年出台的《推进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若干措施》,人才实名推荐、打造国际化人才市场体系、建设人才服务保障体系等20条措施跃然纸上。去年以来,又有一项新的引才计划被广泛关注——

     

        在国家“千人计划”、北京市“海聚工程”基础上,海淀区于2012年初启动了区级引才工程“海英计划”,每年投入近8000万元,引进或支持重点领域领军人才。截至目前,已有331人入选并获得扶持。

     

        2008年,博士毕业的张晶投身北京国科世纪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几年来,这家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壮大,张晶也带领团队建成国内首条大型复杂激光放大器生产线。2012年底,担任公司技术总监的她入选海淀区“海英计划”,除享受年度返税津贴外,还得到了人才绿色服务通道、办公用房购置、新产品新技术优先推广等方面的扶持。在“海英计划”的激励下,她有了更高的目标——把中国的激光产品推向世界。

     

        截至目前,海淀区已拥有海归人才近万人,人才资源总量达117万人,其中,中央“千人计划”入选者614人,北京市“海聚工程”入选者205人,中关村“高聚工程”入选者126人。从陈春先,到柳传志、李彦宏,再到邓中翰、邓兴旺、雷军,海淀“梦之队”背后,是更多蓄势待发的优秀人才。

     

    创新人才扶持机制: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

     

        自从2011年问世以来,小米手机迅速风靡全国。小米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坦承,如果没有科技金融的大力支持,“小米的神话就真的只能是神话了”。

     

        在小米手机研发投产前最艰难的时期,雷军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得到了银行30亿元综合信贷额度,并通过直接融资和股权融资,在中关村成功融资20亿元。

     

        “今天,只要你的团队强、产品好,即使是小微型企业,也有机会迅速壮大。”雷军的“幸运”并非个案。

     

        为了使创业人才得到金融支持,海淀区频出新政,加速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2013年,依托全区2026家金融机构、566家股权投资机构,海淀区出台了完整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并通过推动企业上市、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建设信用体系等途径,积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除了金融,产学研对接也是人才发挥效用的关键。从1999年开始,高校云集的海淀区先行先试,把院士专家、博士后、青年英才三个类型的工作站“搬进”企业。如今,海淀园已建立这三类工作站85个,涉及企业78家。

     

        “自从设立了院士工作站,我们不断研发出优质新品种。”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在分子生物学家范云六院士的指导下,该公司先后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品种21个、棉花品种4个、水稻品种1个,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的重点龙头企业。

     

        北京网御星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兼CTO毕学尧,也是一位受益者。他2003年进入联想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网络入侵防御,2004年底研发产品上市,累计实现销售收入已超5亿元。

     

        毕学尧们成功了,还有更多的创业者跋涉在前进路上。怎样推动他们走得更快?海淀区的答案是:建立健全创业孵化体系,帮助创业者降低门槛、减少成本。

     

        车库咖啡、3W咖啡、创客空间……在海淀,这样的新型孵化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车库咖啡,只需点一杯咖啡,就可免费享用一天开放式办公场所,一张桌子就可以注册一家公司,还能享受公共测试平台、创业辅导、天使投资对接等创业服务。

     

        为了激励、鼓舞人才,2013年4月,海淀启动了“聚核工程”,着力构筑知识产权保护的坚实堤防,让创新成果得到合理回报。据了解,到2015年末,海淀区年发明专利授权量有望达1.8万件,专利技术合同交易额将达60亿元。

     

    创新联系服务机制:打造实现梦想的乐园

     

        2013年9月,海淀区远大路,40多位企业高管和技术人才汇聚一堂,聆听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副局长黄显智讲授北京市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实施的帮扶政策。“很有收获!以后要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北京赛林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军表示。

     

        这是海淀区“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本年度第七期会员沙龙。

     

        为人才做好服务,解决后顾之忧,既需“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等个性化服务,更需建立长效机制;既需要方便其生活,更需要服务其发展。正是本着这个原则,2012年2月,海淀区“高促会”成立。

     

        对会员进行走访,随时了解企业和人才需求是“高促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职称评审‘直通车’开到咱身边了!”2012年5月,“高促会”带来喜讯:作为北京首批试点,海淀的高端领军人才可直接申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不必再逐级晋升,更不受外语、计算机水平测试、任职年限等限制。在“高促会”的积极协调下,来自海淀区7个领域3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35名高端人才搭乘“直通车”,顺利拿到了高级职称。

     

        很多会员经常参加“高促会”活动,是因为“回家”的感觉。赛林泰技术总监罗鸿是美籍华人,只身来北京创业,“太太和孩子都在美国,我经常来这里参加活动,孤单感会少很多”。

     

        2013年3月21日,“高促会”理事会发布《北京市海淀区高层次人才发展报告》,通过对人才的深度访谈和调研,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提出人才激励措施,为政府制定高层次人才战略提供参考和依据。

     

        海外学人服务大厅、人才公租房、医疗“绿色通道”、子女入学服务……在海淀区,如“高促会”般的贴心服务随处可见。

     

        “是人才托举起了海淀的今天,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创新体制机制,为他们打造一个实现梦想的乐园。”海淀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杨智慧说。(本报记者 韩 寒 王斯敏 杜弋鹏)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