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医患纠纷发生数有逐年上升之势,而福建南平市医患纠纷发生数却逐年下降。“这得益于医患纠纷处置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南平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主任龚选民说。
2009年8月,南平市成立医患纠纷调处中心,在全国率先推出集预防宣传、现场处置、依法调解为一体的医患纠纷调处机制。4年多来,全市共有2314件医患纠纷未经立案就达成和解,另有780件纠纷经受理立案,调结753件,所达成协议履行率达100%。
创新从机构与机制着手
在南平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的会议室,挂着许多锦旗,其中一面写着“解患者怨结、暖患者心田、送和谐之音”的锦旗落款是“居民杨舒菱”。据了解,杨舒菱的父亲因发热入住当地一家医院内科治疗,患者翻身时不慎从床上滑落受伤,从而引发医患纠纷。经过认真调查取证和案情分析,调处中心最终提出调解意见:医方对患者坠床隐患评估不足,未及时给病床加设挡板,在安全防范管理中存在缺陷。由此,医方应承担次要责任。
“我们的调解之所以能得到医患双方的认可,是因为保证了调解依法、公平、公正地进行。”龚选民告诉记者,调处中心成立了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妇联、工会、纪委和检法退休干部组成的“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由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医学专家咨询委员会”“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心理咨询委员会”。
政府角色由主导转向监管
调处中心设置了休息室、急救室等,一切体现了便民惠民。龚选民介绍说:“为了让群众有一个合理表达利益诉求的地方,我们努力把中心打造成一个‘公道的场所、温馨的家园’。”在办公室里,服务指南、服务项目、工作流程等全部上墙,让群众方便办事,一目了然。
医患纠纷调解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为了继续进一步完善医患纠纷调处的体制机制,日前,南平市成立了全国首家医患纠纷调解协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使医患纠纷调解从政府主导向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转移,政府回归监管本位,以更好地监督指导行业协会开展工作。协会成立后,医患纠纷调处中心的相关职能将逐步向协会移交。(本报福建南平12月26日电 本报记者 高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