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价值教育与公民培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 石中英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26日   07 版)
    石中英

        教育作为价值传承、价值教化、价值引领最重要的社会实践,不能置身于时代之外。教育的努力,是培养个人良好的价值品格,造就合格的社会公民。

        价值是行为的指导,但是作为行为指导的价值原则从哪里来?这是一个发生学的问题。根据对人类行为所依据价值的分析,我们发现价值的来源非常多样而且复杂。很多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某些价值原则,并依据它来指导我们某个行为。这里,列出人的价值的八个来源:家庭、社区、学校、同伴、大众传媒、社会组织、宗教或历史传统、基于个人生活遭遇的价值反思。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价值学习领域中,家庭的价值氛围对孩子价值意识、价值观念的形成起到奠基性作用。

        当前社会出现的一些价值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为心灵的失序。价值教育从内涵上说,不同于学术教育,也不同于技术教育,不是要增加人们作为价值课题的有用性,而是有关人们各种行为当中所遵循的正当性原则的教育,是有关培养正直的、真正的和良好价值品格的人的教育。价值教育从最基本的任务到最高级的任务,是唤醒儿童生活的价值或正当性意识,让孩子们知道怎么样做才是对的,怎么样做才是好的,澄清他们日常所信奉和实践的价值原则,形成良好的、稳定的价值品格与健康人格。

        价值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是时代赋予中国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小学校是价值教育的主阵地。一些地区,在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思想指导下,价值教育在中小学是薄弱的。为改变这一状况,我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要阐明学校教育的价值意蕴。价值教育的缺失或者薄弱,将影响到我们整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实施,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所以学校必须要明确价值意蕴。第二,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全部目标,加以追求,具体理解。第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社会共同价值的建设。第四,促进价值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第五,重视教师的价值品质培养和提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