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黄河乾坤湾边眺望,只见广袤的天穹下,逶迤的群山中,大河奔流,飞过山崖又戛然而止,调转头来,依依不舍地画出七道弯,形似草书“和”字。
日前,记者来到山西省永和县采访。县委书记加天山说:“黄河依恋着这片热土,将‘和’字写在天地间,孕育了永和‘崇礼尚和’的民风。在今天,如何提升‘和’之境界,增添‘和’之魅力,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我们永和人要谱写的新画卷。”
提升“和”境界
黄河岸边枣林漫山遍野。永和农民卢庆民指着大枣告诉记者,这可是无公害、无污染的纯天然绿色食品。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了“绿色银行”,全县枣树种植面积已发展到了25万亩。枣林成为一大风景,外地游客纷纷前来,游览枣林、采摘红枣、品尝红枣,“永和红枣”远近闻名。
过去,老百姓曾自嘲永和是“世外桃源”,因为这里“山高沟深,仅有羊肠”“烟水茫茫,无舟楫可渡”。如今,永和关黄河大桥建成通车,结束了两岸隔河相望的历史。在高处俯瞰,霍永高速公路、沿黄干线公路……一条条宽敞的路铺展在山河间,放大了乾坤湾上“和”字。
路通了,电也引来了。于家咀村支部书记于三成说:“通电后,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上了山,磨面有机器,家家户户买了电视机,年轻人用起电脑,城里人有的我们也有了。特别是沿黄提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使旱作耕地‘喝’上了黄河水,结束了人们靠天吃饭的历史。”
丰富“和”内容
来到永和关村,一位白姓老人介绍说,先辈迁居于此已有400多年了,村子依照“五行”相生之理而建:村前是黄河,河边植有一株古槐,古槐上建村,村子上是地。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在流淌着“和字书”的神韵。
现在,“和字书”已铺展在永和的山水间。加天山介绍说,永和人连续30年栽树不止,以啃硬骨头的精神,实行“山顶核桃戴帽、山坡松柏缠腰、山脚拦沙蓄水、水面养鱼放鸭”的立体开发模式。现在,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3.6%,绿化率40%以上。
来到西峪沟,乡亲们说,过去这里到处是荒山、荒坡、荒沟,现在营造起风景林,发展小鱼塘,种地栽树还同旅游结合在一起。记者在西峪沟的规划图上看到,有观光农业,有花果山,还有垂钓场、狩猎场等。
“和字书”也增加了现代科技的内容。永和县的科技人员通过讲座、现场培训、实地指导的法儿,帮助农民科学种粮栽树。据河浍里村的村民介绍,全村栽种枣树2000亩,用科学的办法来管理,2012年产枣50万公斤,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
增添“和”魅力
在黄河岸边,一块“文化引领,旅游兴县”的大牌子赫然醒目。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记者在“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领略红色文化;在英雄湾、永和关湾、郭家山湾体验黄河风情;在规划面积为105平方公里的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看黄河演变、黄土形成,感受黄河民俗风情的独特魅力。
走进民俗文化村于家咀,记者看到这里再现当年牛犁地、驴拉车、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场景,以及世代相袭的婚丧嫁娶、人生礼仪、赶集庙会等传统民俗。一位游人感叹说,这淳朴古老的风情,是“古代农耕社会的活化石”。
每年的黄河文化民间艺术节都留下众多照片,记者看到,人们闹社火、扭秧歌、踩高跷,丰富多彩。还有民间艺术剪纸、面塑、木雕等,也都“鲜活”了起来。永和县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乾坤湾还将举办“秦晋之好”情歌对唱、全国民歌大赛等文艺活动,每年一个主题,争取做成全国知名的品牌节事。(本报记者 邢兆远 李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