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

    “内方外圆”与“和而不同”

    冯立鳌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21日   09 版)

        人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的,而社会环境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在不可确定的外在环境中如何拥有自己确定的心性,如何以确定的心性处世立身,是人生在世必然会碰到的重大课题。思想家孔子曾大量论及这一课题:他主张以“内方外圆”的处世智慧,达成个人心性与社会环境的“和而不同”,塑造出松柏常青的理想人格。

     

    追求内在的直、正、刚

     

        孔子把一个人的属性归结为内在品质和外在现象两方面,内在品质是人的长期行为所形成的德行,属于人本质的东西;外部现象主要表现为一个人所拥有的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孔子认为,内在品质非常重要,人应当重点塑造自身的优良德行。

     

        对于人内在的德行塑造,孔子逐层提出了“直”“正”“刚”的准则。

     

        首先是要求“直”。“直”包含无隐、无伪。孔子肯定“直道而行”的品格,表白自己“吾无隐乎尔。”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人在世上生存是因为直,欺罔的人也能生存,那是侥幸避免了灾祸。对不直的隐匿性格,孔子则持贬斥态度。他把“直”视作人生基本原则的一条底线。

     

        其次,提倡“正”。“正”是对担任一定社会治理责任的人的进一步要求,指人的品行端正、行为正派。孔子对前来讨教政务治理的季康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在他看来,只要“君子”们率先垂范,就一定能对普通民众的德性行为发生正面影响。

     

        再次,赞赏“刚”。“刚”表示一个人理想、目标和原则的坚定性和不可移易的特征。孔子提出:“刚、毅、木、讷,近仁。”“刚”是第一位的品格。孔子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一个人为了保持内在的信念,生命也可以放弃,可见其刚强程度。他又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无论如何,一个人的意志是不能被征服的。这里的“刚”应该是践行“仁”时的意志坚定,不可侵夺,表现为坚贞不屈、舍生忘死的内在品格。

     

    实现外在的柔顺和圆润

     

        在追求德行塑造的同时,孔子认为对外部表象可漠然置之。他认为人的外在环境是不由人主观选择的,不可勉强,因而主张人们与时相应、可进可退。他明确表示自己的处世是“无可无不可”的态度。

     

        面对清浊不定、无法把握的外在环境,孔子认为应以灵活的方式应对,以求和睦相处、存身待时。在他看来,人的处世并没有非如何不可的固定方式。对此,他作了多方面的论说——孔子曾经认同“深则厉,浅则揭”的生活方式,即河水深时就和衣趟过,水浅时就撩衣过去,不主张固执一端。他生活中坚守的四条原则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其中的第二、三条就是不绝对肯定,不固执,表达了一种灵活的处世风格。他曾说自己“疾固也”,即不赞成生活中的固执。

     

        关于如何处理与朋友、君上和世道的关系,孔子的观点是:“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在孔子看来,人们对父母、朋友、君主和社会环境应该忠诚以待,但当这种忠诚不能得到理解,甚至会给自己带来羞辱或危险时,则不可勉强而为。他赞扬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的君子风格,教育学生们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的处世方法。孔子的这种处世方式表现出其外在的柔顺和圆润。

     

    塑造内方外圆的人格

     

        孔子要求人们着力于塑造内在品格的正直与刚强,同时主张以进退适宜的方式达到外在的柔顺圆润,这是一种外柔内刚、内方外圆的人格。

     

        孔子理想的人格模式,既要求人们具有坚贞不屈的意志和品格,又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修养和柔顺圆通的处世方式,保持外在的和合局面。他曾赞扬卫国大夫宁俞说:“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宁俞的过人之处不在于能在政治清明时施展才智,而在于在政治黑暗时愚钝得使人浑然不觉,从而保全自身,也巧妙地保持了自己内在方正的品质。

     

        孔子一方面反对只讲处世圆滑而品行不正的行为,如他多次表明对“巧言令色”之人的反感,认为外表伪善的人很少有仁德。另一方面,他也认为,不知灵活变通,就难有人格的完满。他在回答一位学生关于什么是耻辱的问题时说:“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国家政治由清明变得黑暗了,一个人还不知变通地在做官食禄,而不能与政治决裂,这就是耻辱。这是外在的“不变”伤害到了其内在的方正。

     

        在这种意义上,孔子认为,鄙陋的人做官从政是难以做到人格完满的:“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没有得官时担心得不到,得到后又担心失去它。如果担心失去官位,就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在孔子看来,事情的要害就在于这些人处世方式上缺乏可进可退的圆顺性,知进而不知退,必然丧失本我应有的方正。

     

    “君子和而不同”

     

        孔子进一步把理想人格的设定与社会和合的企求结合起来,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人生理念。这里的“不同”,是指人内在的方正、刚强和个性差异;这里的“和”,是指人们以圆通柔顺的处世方式实现与外在事物的和谐。所谓“礼之用,和为贵。”这里的“和”,正是指在坚持“礼”的原则时与外界事物的和谐关系。“和而不同”,构成一种较高境界的人生哲学。

     

        孔子对内方外圆的理想人格曾作过生动的比喻:“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至坚者磨而不薄,至白者染之于涅(一种黑色燃料)而不黑。它们能适应外部环境,即使在不利的境遇中也能保持自己坚硬和洁白的本色。孔子还把这种理想人格比作松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众木纷杂,只有松柏才能在严寒季节保持青绿之色,它能圆润地应付有利和不利的生存境遇,从而坚守自我本性,真正做到内方外圆、外柔内刚,成为和而不同的典范。

     

        孔子的坚白之论与松柏之喻展示了他所提倡的理想人格的本质特性,标示了一种高尚的人生哲学。自此以后,坚韧不拔、坚贞不屈、洁白不染就成了深受人们赞颂的优秀品行,松柏常青更成了志士仁人自我塑造和一生追求的崇高精神风范。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