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

    深度关注

    职教编织美好生活

    ——看辽宁职业教育发展如何突围

    靳晓燕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21日   10 版)

        “有职业学校吗?”曾经,一次次的提问,敲醒沈阳政府官员敏感的神经,职业教育必须变样了。城市发展背后一个有力的支撑是什么?毫无疑问,职业教育的力量不容小觑。否则,产业无以为继。

     

        与其他地方职业教育发展形式不同——因为产业整合,一批新的职业学校诞生了。在沈阳,职教园出现了:现代装备制造工程学校、现代制造服务学校、汽车工程学校矗立起来;在鞍山,职教城打断了一个个曾经闭合的校园围墙,实现了资源共享。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辽宁职业教育走上了快车道。

     

        一座座城市的宏图正在铺开——沈阳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大连的“钻石港湾”和船舶制造业产业集群、鞍山的锻造工业园和五金产业园产业集群、抚顺的碳纤维和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一个富庶、文明、幸福的新辽宁正在绘就。

     

    改革:职教成为热点

     

        7:1,报名和录取比达到这样的比例,你能想象一所职业学校的热度。

     

        位于沈阳沈北新区的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就如此吸引人。不单是学生,教授由11人增至91人,博士由2人增至25人,硕士由32人增至300人,兼职教师增至225人。中铁十九局、华晨宝马、一汽丰田、沃尔沃工程机械等60多家大型企业来了,向学校投入设备、资金达到1200万元。

     

        这种情形是先前不能想象的。而在不远处,“沈阳技工高地”的雏形依稀可见。产业与学校,学校与产业,如此接近。张丹校长概括:学校像企业,企业像学校。

     

        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沈阳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求,紧密结合国家战略性产业、重点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辽宁职业教育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避免重复设置、盲目建设和低水平竞争,培植一批达到全国一流水平的优势专业群,形成有序发展的专业建设新格局。

     

        到2012年止,辽宁省共立项建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骨干)院校7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39所,累计获得中央财政专项建设资金近5.5亿元,地方各级财政配套资金、吸收行业企业投入和学院自筹等建设资金近10亿元。

     

        力度还在延伸。以鞍山市职教城建设为契机,辽宁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鞍山职教城设立鞍山市职教城管理委员会,统筹管理职教城内各类职业教育工作,打破了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破解了困扰职业教育多年的各自为政、多头管理难题。同时,省级教育和人社部门密切合作,淡化了部门界限,在职责分工不变的前提下,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示范校评审、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教师培训、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中高职衔接等方面,实现了协调发展、各鉴所长、政策互通、资源共享。

     

        学生不出园区,就可以通过“中职高职互通、教育培训互融、技术技能共存”的现代职业教育“立交桥”,接受系统的培养或进行充分的自主选择与职业规划。“继2011年、2012年后,职教城2013年招生再次超过9000人。”鞍山市职教城管委会主任吴庆丰告诉记者:各层次职业教育之间的有机衔接与协调发展,为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完善直接升学制度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增强了职教城的吸引力。

     

    改变:学校像企业,企业像学校

     

        改革之后,是什么感受?沈阳现代制造工程学校校长杨维满脱口而出,“学生们不出校门,就能学习到最新技术。”

     

        每每走进职业学校,一下子闯入眼帘的就是学生们各种形状的作品,有的已经应用到实际生产线上。

     

        转变如何发生?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已经厌倦了课堂学习;是学习个性化?是资金投入?维持实践性教学费用逐年上涨多数职业院校无力支付大量实训耗材;是缺乏大师示范?是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到底是什么阻碍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是什么限制了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一连串的疑问,在辽宁职业教育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魏民这里,有了回答:通过数字资源建设,从另一个角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

     

        2007年辽宁省启动的大规模数字资源建设工程,自2009年正式投入使用以来,据专家保守测算,每年可节约电能100万度以上,节水1000万吨以上,减少教学垃圾一万吨以上;平均提高实习、实训安全性60%以上;平均延长实习、实训设备寿命一倍以上;平均减少实习、实训指导教师20%以上,最大限度减少了实习实训污染,实现了小概率事件重复再现,排解了因先进设施设备购入困难,障碍教师视野难题。

     

        数字资源推动了多方面能力提升。在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了以教学产品为载体的校中场办学模式,将企业生产产品的目的由获取利润转换成为教学服务,实现教学活动与生产活动成功对接,使职业院校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期望变成了现实。

     

    改观:职教生也会搞科研

     

        李帅身着红色工作服,正在为大家讲解他与老师一起合作完成的作品——爬楼机。今天的他已成为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的老师,他参与设计和制作的“爬楼机”和“数字化报警系统”两个项目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目前,中职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大多数以消耗型的模拟实训为主。学生实训的“作品”不是产品,更无法成为商品,所能创造的经济效益几乎为零。“特别是我校这样以二产专业为主的职业学校,基地建设先期投入巨大,设备运转维护费用高,实习材料耗费资金大,长期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状态,有人形象地比喻为只靠‘输血’,不能‘造血’”。校长张春雨告诉记者。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就成为他们的突破口。学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也吸引了更多企业关注的目光。初期参与研发的8名学员中有5人参加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全部获奖。

     

        “过去,职业教师很难找到参与实际生产的机会,而在创新型实训基地,教师是产品生产的主导、是主人、是主力军、是亲自参与产品生产的操作者,同时,又是教学产品的设计者。创新型实训基地的出现,使广大职业教师找到了自我发展之路。”魏民说,而曾经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在另一个舞台上,他们也找回自信,赢得掌声。(本报记者 靳晓燕)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