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杭州市的中心镇随着农村工业逐步集聚,呈现加速发展壮大的态势,然而新问题也来了: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有些中心镇处于敏感的生态保护区,工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寻求新的发展动力迫在眉睫。
如何破解?创新成了“钥匙”。近年来,杭州中心镇建设通过一系列创新做法,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共举的好路子。
12月上旬,记者走访各个中心镇,寻找这份美丽的内涵。
脏乱差不见了
白龙寺钟声悠悠,千年回荡,航坞山藏龙卧虎,大气辉煌。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这座小城——萧山区的瓜沥镇,自古繁华的小城改革开放后,还诞生了“浙江首富村”航民村。
然而,因为工业发展,小镇变得满目疮痍。临近工业区的河道,不少被染成酱黑色。
这样的头疼事不仅瓜沥遇上了,而且几乎成了中心镇的通病。改革开放后,乡镇电镀、冶炼、造纸、水泥、化工、石材等行业无序发展,“低、小、散”重污染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美丽乡村深受重创。
城市、产业、生态,能不能一起抓?对此,杭州市开始了一系列探索。
“2006年以来,我们以‘最清洁城乡工程’和浙江省‘811’环境整治行动为抓手,坚持建设和治理并举,一方面大力推进一系列环境提升工程;另一方面努力推进工业绿色发展,提升传统产业绿色化发展、引进低污染高产能的新兴产业,努力实现生态经济的快速发展。”瓜沥镇相关负责人说。2010年12月,瓜沥镇被正式列入浙江省首批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之一。
瓜沥镇的变化是中心镇生态文明创新建设与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杭州以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建设为载体,加快临浦、梅城等中心镇沿江区域生态治理与环境整治。以水资源保障、水生态改善为重点,深入实施“1250”工程,实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加强全镇域生态水系保护,使村容环境得到了大步改善。
村里的文化“活”了
走在杭州各大中心镇的街头,浓重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杭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这也缘于杭州的创新做法,我们始终强调强化保护提升旧城、规划发展新城的理念,将历史文化街区与中心镇建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偏隅杭州西南的淳安县姜家镇,距离县城有39公里,却引来了上海文化传媒大公司总投资30亿元“东方好莱坞”影视项目的签约落地。
这样的结果并非偶然,姜家镇是遂安文明的发祥地和新安文化的传承之地,有作坊、渔家、节庆等多种地域民俗风情,至今当地仍留存有瀛山书院、康塘百琴楼等文物古迹,还有着深厚的知青文化积淀。
的确!新城要发展,旧城要保护,这是摆在许多中心镇面前的两难选择,通过实践证明,挖掘文化资源不妨是一个创新发展的好路子,也让不少村里的文化“活”了。
如何挖掘当地文化,桐庐县富春江镇也有一套。当地芦茨有着极为浓郁的体育文化传统,经挖掘整理,镇里为村里龙舟队专门配备统一的服饰,还亮相宁波国际服饰邀请赛;女子板龙队也颇具特色,板龙长达100多米,整支队伍由88人组成,龙头跳跃,龙尾翻腾,蔚为壮观。
美丽之后的启示
临浦镇地处杭州市萧山区南部,素有“活水码头”“小上海”之称。这座以第二产业著称的小城,最近刮得却是一阵阵休闲产业和乡村旅游的风。
“未来,我们将大力发展历史文化、生态山水和美丽乡村旅游临浦。要看目前发展得火不火,看看年俗节、茅潭江龙舟节、横一村龙马灯等传统文化节日就知道了。”临浦镇党委书记姜继呈说。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发展生态乡村旅游成了众多中心镇的共同道路。临安市昌化镇,是浙西边陲的一座千年名邑。为加快融入旅游产业整体体系,昌化投资4亿元建设九龙高山台地旅游风景度假区,并配套后葛溪漂流、雪山生态养殖园、沿溪商贸步行街等项目。2011年起,富阳市场口镇开始打造一条精品线路,将该镇文化历史资源和“富春山居”各个美丽村串点成线,连线成片。
窥一斑可见全豹。近年来,像昌化、场口这样的杭州26个中心镇,通过一项项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落实,一个个大手笔建设项目的实施,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让中心镇更好、更快地发展,杭州市还建立中心镇建设工作指导组工作机制,选派一批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后备干部、业务骨干和专家志愿者组成中心镇建设工作指导组,着力推进中心镇项目建设。针对中心镇项目建设缺乏平台,杭州市通过构建社会资本参与平台,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中心镇建设,实现平台载体的创新。
从脏乱差的农村,到各地游客的交口称赞;从“单打独斗”式发展,到人才、平台等配套资源的支持……这便是杭州中心镇建设的启示。(本报特约记者 朱海洋 本报记者 叶 辉 严红枫 本报通讯员 吕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