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人一口痰里的结核菌传染半径长达70米。关押着200多名结核病罪犯的天津市西青监狱五监区到处都弥散着高密度的结核菌,它因此得到了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别名——“核五”。
在“核五”,监狱警察每天都要长时间深入监号零距离检查卫生,组织病犯学习,开展陶冶情操的文娱活动,组织病犯进行有利于身体康复的体育锻炼;在日常管理中,他们还要经常与病犯面对面教育谈话,危险程度不言而喻。
雪上加霜的是,这些罪犯还常常抱着“破罐破摔”心理,思想上不时发生反复、行为上经常发生异动,监管改造任务相当艰巨。
然而,“核五”组建16年来,不但使一批批病犯身体得到康复,人生航标得到校正,而且还创造了无病犯交叉感染、无病犯非正常死亡的奇迹,连续16年实现了“教育改造安全年”。
奇迹的背后,是“核五”警察作出的巨大牺牲。
为了保证发病罪犯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陪护病犯往返于监狱与医院成了“核五”警察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据统计,该监区平均每月带领病犯离监看病10余人次,到狱内医院看病60余人次,仅此两项就需动用警力200余人次,而这只是一支17人的队伍。
2012年的一天下午,罪犯裴某结核病发作,短时间内大口吐血。经请示,当班警察迅速抬上裴某紧急送往医院。由于该犯行走困难,检查过程中,副分监区长陈家淦背着他在医院楼上楼下地跑,咳出的血沾满了他全身。直到晚上9点,罪犯病情稳定后,陈家淦才去洗了洗手,将弄脏的警服用自来水简单地进行了冲洗。
常态化地暴露在高密度传染病菌中,被感染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2008年1月23日,时任五监区教导员马四友就被确诊为空洞型肺结核而被迫住院。
虽然身在医院,可马四友心系工作,每天都问大夫什么时候能够出院。一位护士对他说:“警察也是人呀,再忙也得把病治好吧。”2月15日出院后,他直接回到了监区。监狱党委和领导考虑到他的身体还比较虚弱,准备为他调换工作岗位,他坚决不从,说:“我已得过结核,比其他同志更适合在五监区工作。”
工作在该监区的警察,先后已有7人被查出携带结核病菌。监区长韩学强感慨地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监区工作,要说不害怕、不艰苦,那是不可能的,自己不怕传染还担心老婆孩子呢。可是一想到祖国在召唤、人民有需要,五监区的小伙子们就不知道什么叫苦,什么叫累,更不知道什么叫怕了。”(本报记者 周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