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随后又出台了相关政策,这对手头有几项科研成果的我来说,是一大福音。这一年,是我做医生以来最开心的一年。就在这一年,我研究多年的科研成果变成了为病人治病的产品。
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我一直关注心衰治疗的最新动态。10年前,我了解到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在论证机械脱水治疗心衰技术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当时全世界还没有这样的治疗设备,我意识到这是治疗心衰的重要方向,便决心自己研发。
把一个研究方向和临床需求转化为治疗产品,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款设备的研制涉及嵌入式微处理器、机电控制、机械设计、生物医学工程等技术领域,显然超出了我作为医生的知识背景。经过向中科院、清华大学等专家多方请教,2007年我成功研制出了样机。就在当年,美国发表了一项相关的临床试验研究,最终验证了这种治疗心衰的技术安全有效,为临床使用扫清了障碍。
这一治疗技术同时也受到了国内心血管内科专家的认同,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国家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负责人胡大一教授的大力支持下,自2009年开始,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等多家医院进行了临床试验,并证明其对心衰治疗安全有效。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正好是该治疗设备进入产品注册程序时期。中央八项规定转变了机关作风,让我感受到了新气象。从产品注册评审答辩、核审、复审到最后发放医疗器械注册证,整个程序严谨专业,特别是评审会专家提出的修改建议,为完善这个产品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帮助。2013年7月,国家食药监局正式发放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一年时间,我的临床试验产品变成了上市产品,这得益于十八大以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新举措,以及专业化的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发挥的作用。目前,这款设备正在进行量产。
作为一名普通临床医生,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转化,感到非常高兴。事实上,我国还有大量来自临床的医药科技成果亟待转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这为我国大量专业化、市场化的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政策保障。希望借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东风,把更多的一线临床需求转变为诊治病人的产品,更好地维护与促进人类健康。(本报记者 田雅婷 本报通讯员 欧阳梦云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