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书法重镇再续辉煌

    叶辉、严红枫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12日   01 版)

        本报杭州12月11日电(记者叶辉、严红枫)11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院桥镇繁荣村隆重举行“浙江书法村”命名仪式。至此,“浙江书法村”已在全省11个地级市实现全覆盖。

        “王羲之、赵孟頫、徐渭……浙江书法大家一直引领着中国书坛,铸就了中国书法一个个时代高峰。”浙江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赵雁君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书写习惯的改变,书法面临着危机。如何让书法艺术重现辉煌?2006年,浙江书协召开浙江书法发展战略研讨会,提出了构筑书法强省,使浙江成为全国书法创作高地、学术高地、人才高地的战略目标。

        书法强省需要人才支撑。浙江书协实施人才培养品牌战略,以创作为龙头,推出了3年一度的“沙孟海奖”全浙书法大展、“陆维钊奖”全浙中青年书法大展、“吴昌硕奖”全浙篆刻大展,在大展中发现和培养人才并推出精品;推出了青年人才培养的“新峰计划”,每年选出20名40周岁以下骨干,组织专题创作研讨,请名家点评作品,参与全国重大展事,每年还给予每人2万元的创作扶持经费。同时,浙江书协每年组织书法、篆刻、书学等骨干研修班。今年举办的4期书法篆刻培训班共培训180人,这些学员在全国性展览中有55人次入展,31人次获奖。

        书法不应是高端、小众的书斋艺术,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回归人民。浙江书协在农村调研时发现,近几年农村出现书法热,临安市一个村就有100多位书法爱好者,村里有书法组织、有常设活动。受此启发,一个创新之举诞生:在每个地市建一个书法村作为省书协联系点。今年7月27日,第一个“浙江书法村”在温州市龙湾区宁村授牌。

        在农村建书法村在全国是首创。省书协一倡导,各地市书协纷纷响应,省市县书协联动,为书法村送讲座、送辅导、送图书、送作品。书法村的示范效应,助推了基层的书法热。

        同时,为了推动全省各地书法的平衡发展,浙江书协今年4月起组织“浙风浙派——浙江省历届国展省展获奖作者精品展”全省巡展,将30年来浙江在全国大展中获奖作者的精品力作送到基层。此次巡展历时8个月,深入11个地市,共举行8场创作论坛、作品观摩座谈会,1000余名会员的作品得到点评指导,共有3万余人参观展览。为使基层会员有展示才华的机会,浙江书协还举行“钱塘笔阵——浙江省地市书法精品邀请展”。从今年5月起,历时5个月,共10场次展出了1020位会员的精品力作,1万多人参观了展览。

        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发与提高了书法欠发达地区的创作热情与水平。仅2013年,舟山地区作者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大展中有2人次获奖,实现了该地区在全国大赛中获奖零的突破;衢州去年5人次入展中国书协大展,今年入展猛增至16人次。

        在浙江书协的大力推动下,浙江的书法创作高地、学术高地、人才高地正在形成,在中国书协评选出的9个“中国书法名城”中,浙江占两个。此外,浙江还有8个“中国书法之乡”,3个“中国书协书法家创作基地”。浙江书协会员今年在全国性大展中有809人次入展,69人次获奖,获奖人数全国第一。

        赵雁君说,浙江书法正从书斋走向民间,从高端走向大众,融入富起来的浙江人民的生活中。书法强省,正在成为现实。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