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07日 星期六

    世事评说

    继续教育我们缺什么

    马福威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07日   05 版)

        继续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态,并非自古有之。上世纪三十年代,社会化大生产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带来了传统知识领域的重新解构,以及新学科新技能的持续快速增多,这正是继续教育应运而生的历史背景。

        有观点认为,继续教育源于美国,在二战尤其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在欧美等国迅猛发展并渐成体系。无论怎样,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是,当今越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继续教育的体系越完备、受众越广泛、保障越有力。具体如德国用法律形式规定了继续教育的范围、对象、要求和方式等,美国建立了各种继续教育协会和多层次的社会型教育组织,日本、法国、英国、韩国及北欧等国,或设立专门管理继续教育的官方机构,或要求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专项培训资金,或明确规定员工享有“带薪教育休假”的权利,或积极支持各种培训组织的设立运行等,不一而足。

        继续教育在我国方兴未艾,除了一般的成人教育和多个层次的在职学历学习之外,还有各类专业技术培训、资格证书考试等,大学校园和社会培训机构也都在竭力吸纳学员,从事各种各样的继续教育活动。尽管如此,在对中外继续教育进行一番比较之后,我们仍能发现自身现有的一些欠缺。

        首先,我们需要更为宽容的教育环境。学习虽是个人的事,学什么、怎么学,概应由个人选择,但在继续教育问题上,个人不仅是学校的学员,更是所在单位的职员,能否顺顺当当参加继续教育,很大程度上要看所在单位的态度。而在我们周围却不乏这样的现象:用人单位在接纳新毕业的大学生时,明确规定几年内不准考研;员工因为想学习深造而不能与单位达成一致,或是放弃学习的念头,或是暗自发愤以待时机,或是干脆辞职去脱产学习。我们也见过那些利用工作之余加班熬夜自学成才的人,拿到证明自己素养和技能的证书,却羞怯地面对来自同事或领导的目光,甚至遭到无厘头的责难,本该光彩照人的事反而变得有点难堪。

        纵观世界上教育发达的国家,一个非常鲜明的共性是对于继续教育者的真正宽容和真心支持,这种宽容的教育环境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对知识的普遍尊重,视知识为财富而非垃圾,视求知为上进而非下流,这看似简单,却是最根本的;二是对于受教育权利的尊重,把接受教育当成每个人自然的权利,而不是用人单位的施舍,把继续教育的选择权交给个人,而不是单位与员工讨价还价的砝码;三是对于人才流动的尊重,把人才的流动看做共赢之事。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将教育资源用足,将人才资源用活,也才能实现继续教育的价值目标。

        其次,我们还需要更为完备的制度保障。某种意义上讲,学习是个人的事,但教育是政府的事。欧美等国的继续教育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已深深地烙上了政府打造的痕迹,虽然一些国家的积极作为也是因为受到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逼迫,但总体而言,他们对继续教育事业的主导色彩依然浓厚。像德国这样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努力,基本上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继续教育体系,给受教育者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一套较为完备的继续教育制度,起码涉及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具有广泛覆盖性的教育组织,既能够形成统一的教育标准,又能统领起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的教育资源,使得受教育者能像进入超市那样,轻松地找到继续教育的入口,自主选择那些符合公共标准,又能满足自身需要的教育产品;二是充足的资金保障体系,各方出力,科学安排,既在政府的承受范围之内,也不对用人单位和继续教育者造成较重的经济负担,在这方面,德国政府、企业、个人各自承担继续教育费用三分之一的现实比例,无疑验证了一种非常合理的制度设计。也有一些国家在继续教育中推行以税抵费,或提供补助金、奖学金等方式,进行着有益的实践。除此之外,严格的执行体系能让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公平的考核体系能让继续教育的成果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在这些方面制度设计也必不可少。

        最后,我们还需要更为务实的学习态度。继续教育“因实而生”,本身就是为了满足工作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的知识充电和素质提升,学实在的知识,用在实在的场合,产生实在的效果,本没有多少虚浮的东西。而在我们周围,有的把继续教育当成一种待遇和福利,不问因果只求享用,有的则把培训当成任务指标,不问内容只要完成。

        更引人注目的是流行多年的“镀金式”继续教育,许多人选择与自身工作毫不相干甚至毫无兴趣的专业“在职深造”,或者仅为了贴上研究生的标签,或者丰富学历以跨过晋升的门槛,总之与工作业务本身毫不相关。为了达到目标,更有甚者通过代考、走关系、贿赂等换取文凭,不仅助长了教育腐败,也将继续教育蹂躏得一文不值。这种拿文凭图虚名、捞文凭争利益的现象多起来,不仅无助于个人素质的提升,更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对整个继续教育制度的严重破坏,需要我们不断的纠偏改正。

        中华文化有崇尚学习、注重修身的优良传统,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同样需要以一日三省的精神、上下求索的情怀,积极借鉴各国先进的继续教育制度,努力探寻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继续教育发展之路。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