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03日 星期二

    想上北京的海南巾帼割胶班

    作者:魏月蘅 王晓樱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03日 01版)
    “巾帼班”的姐妹们在橡胶园里交流割胶技术。易家凡摄

        披着星星上山,背着曙光下山,每天半夜至凌晨是海南割胶工最紧张的作业时间。11月,在采访割胶工作业时,记者发现了一支别样的割胶队伍:她们是由23名妇女组成的巾帼割胶班,平均年龄41岁,夜幕中那面写着“巾帼割胶班”的小旗迎风猎猎,盏盏头顶灯映照着她们满是汗水的面颊。

     

        “这是我们海胶集团的巾帼割胶班,自2005年组建以来,在生产上她们挑大梁,每月增加的定产任务量全由她们完成,每人完成的任务量都是150%。她们扶贫带困,义务清扫街道,修桥、修路,做了无数好事……”海南橡胶集团金江分公司副总经理李彩霞告诉记者。

     

    林小红上任

     

        2005年立春那天,割胶辅导员出身的林小红被李彩霞叫去。“小红,你挑头,咱成立个巾帼割胶班吧!”李彩霞说。林小红不由地问了一句:“成立这个做啥?”“咱们队当胶工的黎族妇女都是有一级证书的割胶工,在家在外都是顶梁柱,成立个班集体,打出咱割胶工的品牌。咱们所处的区一队有50多户人家,困难户、孤寡户就占了一半,需要有组织的帮扶。”李彩霞诚恳地说。

     

        实际上,李彩霞是先选中了人,才决定这个事的。“怎么个成立法?”林小红问。“咱把用意说明,让姐妹们自己报名。”李彩霞解释道。

     

        几年来,巾帼割胶班队伍不断扩大,现已发展到23人。喷洒硫磺是割胶工最怵的活儿,巾帼割胶班的妇女们在队上主动承担起这个重任,背着几十斤重的硫磺桶上山,冒着被灼烧的危险一次次冲在最前线。每当队里有缺岗的,队长就会找巾帼割胶班,只要林小红敲响队门口那口钟,巾帼班便全体出动。

     

        今年春节期间,一天夜里12点半,钟声又响了。“姐妹们,快去救火!”随着林小红的召唤,23名妇女手握镰刀朝山上冒烟的地方跑去,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将火扑灭。凯旋时,每个人都是灰头土脸,衣裤被熏黑了、刮破了,几个人的胳膊还被灼掉了皮。打这以后,巾帼割胶班又多了份工作——轮流值夜,巡查防火。

     

    卓云哭了

     

        巾帼割胶班所处的金江分公司一区一队有个叫卓云的割胶工,曾是有名的后进职工,旷工、打老婆、酗酒,家里一贫如洗,最后妻子离他而去,儿子因交不起学费辍学在家。巾帼割胶班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她们凑上学费、住宿费、伙食费,让卓云的儿子回到了学校,承揽了卓云家承包的橡胶园,还轮流找卓云谈心,拉他到家里吃饭。渐渐地,卓云变了,每天按时割胶出工,再也不偷着卖胶水了。

     

        谁想,刚有转机,一场火灾就把卓云的木棚房烧得精光,卓云再次陷入了低迷。巾帼割胶班的妇女们一合计,凑钱、凑工、凑料,又向上级领导和组织求援,帮卓云重新盖了新房。卓云泪如泉涌。

     

        不止卓云,队上很多困难家庭都得到过巾帼割胶班的帮助:队里的老胶工胡生发、周友珠夫妇没有儿女,2006年患脑栓塞后至今卧床不起。巾帼割胶班的姐妹们轮流排班,6年间,胡生发夫妇吃的是她们从家里带的饭菜,喝的是她们亲手熬的汤,最后为老人送终的还是她们;职工李秋凤得了重病做手术,她们二话没说,凑了1700多元悄悄地送到医院。

     

    23名妇女的梦

     

        8年来,巾帼割胶班坚守在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岭镇,默默地发光发热。记者问她们:“你们的动力和追求是什么?”这23名妇女异口同声地喊出:“我们要去北京!”

     

        为了“走出大山去北京”的梦想,林小红、李秋凤、魏运芬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今年,魏运芬的女儿考取了北京工业大学,这是多年来第一个从大山考进北京的“胶二代”。“这下我们都可以去北京了,让闺女好好招待咱!”连着好几天,魏运芬不停地和姐妹们许愿。

     

        梦在心中,巾帼割胶班的23名妇女也有自己的圆梦计划。她们都是有专业等级证书的割胶能手,兄弟单位和邻队胶民经常请她们授课和出工,这种活的收入都被纳入“圆梦银行”。海南橡胶集团也千方百计找门路,把一些技术培训任务交给巾帼割胶班去做。

     

        然而,尽管她们急不可待地筹备圆梦费用,但心里的秤不会倾斜,那就是公益为先,有酬劳动永远是次要的。前不久,台风“海燕”侵袭海南,巾帼割胶班放弃了去几家企业挣钱的活儿,用了三个半天,清理了十几公里道路。

     

        有梦就有希望,巾帼割胶班的23名妇女就是想上北京,想看天安门! (本报记者 魏月蘅 王晓樱 海南农垦报记者 易家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