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如果着眼于包含至少一名中国人的研发团队,那么仅2010年一年,美国专利局向这些团队授予的专利就达3167项。但是,这其中67%的专利都是授予跨国公司的,中国内地企业占不到这么大份额。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只有在达到自身富裕的情况下,才能创造出世界领先的技术。这里的“自身富裕”特指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和产出水平都可以与世界富裕国家持平。中国现在还不富裕。直到201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仍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然而,只要看一看官方的数据就会发现,从1996年到2010年,中国在研发上的资金投入竟然增长了26.2%。而这15年中,美国专利局为中国发明者颁发的专利也增长了4.628%。那么,这些年来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如果我们考证这些专利的来源就会发觉,在这场美国专利量激增的大戏中,唱重头戏的是跨国企业,而非中国公司。换言之,中国本土企业在大型国外市场上发明专利的能力,仍然落后于他们的对手——跨国企业。
与亚洲其他经济体崛起的过程相比,中国内地的模式是非常特殊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公司从建立之初就是重要的发明创造中心,在这些公司中,创造并获得美国专利的发明家,都身处本国或地区。但在中国内地,情况却有些不同:首先,中国的国门打开得非常彻底,比起早先打开国门的亚洲国家,中国对待外国企业更加开放,在自身经济发展过程中,接纳外国企业也更早。其次,中国幅员辽阔、发展迅速,这两点促使跨国公司甫一开放就在这里建立研发中心,以确保在这个重要的新兴市场上获得成功。第三,互联网可以让中国的工程师们与全世界的同行进行合作,几乎实时地致力于同一研究、同一工程。于是,中国的研发人员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伙伴交流起来就更加密切,研究互动也更多。这在台湾地区和韩国成为创新经济体时是不可想象的。
在我们的研究中,专利文件本身就能反映出这种国际性的直接互动。大多数由中国创造的美国专利,其所有权为跨国公司。这些专利实际上是由国际发明团队创造的,团队中有部分成员位于其他国家。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国际共创”。欧洲专利局授予中国发明家的专利,也明显具有国际共创的特点。
国际共创并非只着眼于重设现有技术、适应中国市场。目前,许多跨国公司将他们在中国的研究力量用于为全球市场制造新技术。国际研究合作日渐增长,总体来说是个共赢的局面。中国获得了西方的技术,而且这些技术已经经过改良,以迎合中国人的需要。整个世界则从源源不断的发明创造中得益,这些发明是中国工程师的智慧与跨国研发专业知识的结晶。
不幸的是,中国贸易环境中的一些负面因素开始冲淡跨国企业的热情,比如一些跨国企业的管理者就在抱怨专利侵权和商业机密盗窃方面的行为。
不过,我们在印度和东欧也找到了国际共创的证据,它们与中国模式非常类似。这种现象标志着世界上的一个新趋势:在研发领域,新兴经济体中的熟练工程师开始与成熟跨国公司的专业技术知识合二为一。这是一桩大好事。实际上,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人类的确需要这种趋势,以面对层出不穷的技术挑战。
撰文 李·布兰斯泰特(Lee Branstetter)李光伟(Guangwei Li)
弗朗西斯科·维勒索(Francisco Veloso)
翻译 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