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坚持学术独立、史料独立

    河南大学教授 刘增杰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18日   13 版)
    刘增杰

        任访秋先生《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卷)的学术价值,其创新之处,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欲说五四,探源晚清”的学术眼光。任访秋打通现代文学研究和清末民初文学研究,不是多余的添加,而是在对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尊重中的理性选择。他的晚清民初文学研究,实际上把被隔开的两个时代之间架设起了一座桥梁,触及了现代文学发生历史的一个核心奥秘。

        第二,聚焦鲁迅、胡适,是《文学史》在作家研究方面的亮点之一。《文学史》虽然没有对鲁迅、胡适列出专章进行评论,但散见于各章里对这两位作家的具体评论和生动抒写,还是显示了任访秋学术选择的睿智与远见。

        任访秋对作家评价,主要根据自己阅读时的感受。一些在艺术上有鲜明个性的作家,他的解读总能与作品保持着真诚的精神呼应。

        第三,全史在胸的学术构想。《文学史》里选入了一部分作家的作品,开始我并不理解,后来才慢慢地悟出,这是作者为了适应战时环境下学生难于看到作品的一种临时性举措,是任访秋对学生无言的关爱。事实上,任访秋一生爱生如子,直到他生命的终点。

        他在研究中所坚持的学术独立、史料独立的学术理念,在无数后来者手里,将化作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实现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品格的不断提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