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喀什11月17日电(记者王瑟)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十二木卡姆传承中心里,一群中小学生正在学习十二木卡姆演奏技巧;在县城中心广场上,男女老少正在十二木卡姆音乐的伴奏下,迈着欢快的舞步。
新疆喀什地区围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契机,突出现代文化引领主题,突出文化惠民、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和制度设计,由过去靠上级部门或专业团体“送文化”,向挖掘本地资源、播下文化“种子”转变,全地区各市县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麦盖提县以刀郎文化为依托,处理好挖掘保护与开发利用、理论研究与群众普及、历史传承与改革创新、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弘扬、在弘扬中提升,制定新标准,赋予新内涵,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影响广泛的刀郎文化体系,并将之发展成刀郎产业,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两年间,他们投入文化旅游建设资金2亿多元,文化发展对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显性拉动由原来的不足2元增长到33元。
叶城县紧紧围绕打造“昆仑第一城”的目标,按照“把最美的环境还给群众”的要求,以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来实现“人民幸福指数”的大提升。他们借助西新工程、东风工程,在全县修建了20个乡镇文化站和297个村、20个社区的文化室及317个农家书屋,形成了县有影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城市规划馆、文化活动中心、科技文化展示中心,乡镇有文化站,村(社区)有文化室和农家书屋的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体系。仅去年以来,他们就开展城乡百日文化广场文体活动587场,歌舞团文艺下乡演出203场,乡镇文艺宣传队演出2197场,放映电影3600多场。
泽普县坚持文旅融合、互动提升的有效途径,创立了新疆南疆第一个金湖杨国家5A级景区,用现代文化引领旅游业向特色化方向发展,做活了南疆民族风情文章,打响了“梧桐天堂、胡杨水乡、精品枣都、寿乡之冠”的文化品牌。
帕克太克里乡围绕“红色稻乡”特色品牌,把发展红色旅游作为推进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红色旅游、乡村民俗旅游开发有机结合,把该乡独有的塞外江南自然水乡与毛泽东回信紧密结合,通过推动“红色稻乡”旅游项目,就近转移富余劳动力,增收致富。
喀什地委书记曾存说:“喀什文化建设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同时也面临着文化强区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推动文化建设,必将满足各族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迫切要求,也必将对喀什成为中国西部明珠城市,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幸福喀什,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