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波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文人。几年前在中央党校作学术报告,会议结束后她直接走上台与我交流,激动且健谈,留下的名片上写着“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女强人,是江波给我的第一印象。
又过了很长时间,她告诉我发来一篇文章,是一篇短文——《人在岔路口》,要我指正。夜深人静时读完这篇短文,使我感慨。我没有想到长年作为一个既是行政的也是业务的领导,能够把文章写成这样,能够这样清晰地描述自己的心迹,很不简单!江波给我了第二印象:有思想。
后来听说,江波越写越多。再后来听说江波要出书了。最近出差在飞机上翻阅杂志,翻到一篇《寻找号兵》的文章,作者的署名小到几乎看不见,看完文章回过头来找是谁写的,才发现大标题下那小小的三个字:刘江波。那一阵悠远绵长、穿越战火硝烟的号音,使我一下子找到了感觉。可能因为我长期当兵服役、生活在军营的缘故,起床号、集合号、出操号、开饭号、熄灯号早已融入内心和骨髓,特别是号音高扬的冲锋号,就如江波笔下所言:“号兵用军号迸发满腔忠诚,令每一名士兵热血沸腾”“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为了无法被毁灭的一脉基因,更为了不能不继续吸收的精神钙质,我宁愿在欣赏中体味,在记忆中继续追寻远去的号兵,权当以似曾相同的宝物对前辈们致以崇高的敬礼。”我明白此话的深刻含意。江波的父亲——红六军团的老号手——已经不在了。江波本人现在也退休了。今天全力向现代化迈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取消了号兵。但那阵时而悠远绵长、时而慷慨激越的号音,依然在她心头不息地回响。
世间有些东西是可以消逝的,如:财富和生命。世间还有些东西会永远留存,如:精神与信仰。江波接过了他父亲的军号,我分明听见了她的吹奏。虽然号音带有一些试探,也并不那么纯熟老道,但充满激情,充满感召。有信仰,且不移。江波给我了第三印象。
《信仰的追问》
刘江波 著 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