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的形状太了不起,巧妙地利用了动物毛有锋芒的特点;圆,也是众多毫毛能够轻易积聚的最简单的形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笔的原理堪称文房四宝当中最简单的一个。但就这样将些动物毫毛一束,千变万化便产生了,手段简单却无往不适。远古先民的这个发明堪称伟大,泽被后世五千年,其形不改。
我不止一次地申明,没有什么工具比什么工具更好的问题,只有什么目的用什么工具的问题。毛笔样式的复杂性是由书法风格的多样性决定的。书法的审美无一定之规,却有基本常规,那么毛笔的材质、制式纵是五花八门,也还是有基本要求的。狼毫笔我没有实际的经验,留待高明。我只说羊毫笔。
在我用过的笔中,一种毫毛较粗,颜色微黄。散开时毫端略闪亮,每根毫毛都有波浪形的自然弯曲,但浸湿后则不影响使用。由于毫毛粗而微硬,笔的收束感略逊,蓄墨不足时下按则笔的根腹散开,可以擦出很具苍劲感的枯笔。这种毫毛一般较长,制成的笔较大,小笔未见。这种笔的唯一缺憾是笔锋尖锐的程度稍逊,用新笔就像八九成新的样子。另外,这种笔用完之后清洗时要注意,在水龙头下涮涮还不够,它里面还蓄有大量的微小墨粒,需要上手稍稍挤压,才能慢慢冲干净。这种笔一般都是很普通的白色竹子做杆,黑线扎杆防裂,样式传统,没有什么新奇之处。我在一家老字号看到它的时候,似乎很少有人问津。我的一位老师送给我一支这样的笔,是韩国造的,与国货不同处是多了一段黑漆的笔踵。这种笔的价格一直不低,但现在倒算不上高,它好像涨得不厉害。
另一种笔的毫毛很细,非常柔软。颜色洁白,映光则亮,晶莹剔透的感觉。散开时也有波浪弯,湿水以后毫毛之间亲密无间,收束感很强,入纸铺毫时有万毫齐力的感觉。这种笔的锋芒很尖锐,很大的笔写小一点的字也勉强可以胜任。这是我用过的最好的笔。但是,用这种笔最好不要用墨汁,而要研墨。它的毫毛非常软,墨汁的胶性对它损害明显。而且这种笔蘸了较浓的墨汁后,感觉很腻,笔锋马上钝化得厉害,无论怎么用,都写出一个样子,很难做到落笔方圆清清楚楚。十几年前,在一家著名老字号的售价就十几元钱。但五六年前突然断货了,再次见到的时候,笔锋我还可以认识,杆子讲究了不少,价钱也变成一百多元了。现在更是升级换代,不用竹子做杆了,成了硬木笔杆,制作讲究得很,价钱当然今非昔比。但写字人一般不愿意为辅助部分的升级买单。不过,这是真正的好笔,现在即使愿意花钱也未必马上能够办到。
近几年,也碰到过一些新情况。笔的一切都没问题,但用不了多久便成了“啤酒肚”,笔腹收不紧,怎么舔笔都有气泡,至今不知怎么回事。还有一种笔,也被称为羊毫,但说不清是什么羊。这种笔尖圆齐健万事俱备,只是入纸不散,不能充分铺毫,收笔突然,我说它是“后钢笔时代”的毛笔,有金刚不倒之身。不管你是谁,落笔就是董其昌。我说不出它外表上的异样,但下笔便离题万里。
笔中有一类称为长锋的,长的程度也是靠经验,但过分瘦长的笔肯定不是实用的要求,拿个样子摆个阔罢了。我二十年前也别出心裁地买了一支长得夸张的“长锋”,回来肯定用不了呀,钱也花了,怎么办?想起以前有人给我说过清朝人有剪掉一段笔锋追求秃笔写篆书的,我也想试试,只剪掉一厘米的样子,笔便成了刷子收不起来。看来,这样的长锋其实只是“长毛”,锋也就正常的笔那么一点,还让我给剪了。
我写小楷用的是一种叫做“七紫三羊”的笔。中间毛长而稍硬,四周毛短而软。但是我一直觉得这种笔的寿命似乎不很长,没多久就扁得像刀子一样。还有一次,一支这样的笔刚启用,中间的主毫便是弯的,无论如何调整不过来。
每次说起“七紫三羊”,我就想起一件事。《麻姑山仙坛记》是颜真卿的一件名作,这件作品的名字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捺笔的末尾往往分叉。常常有人问起我这个问题,我说,一位老先生研究认为,这是唐代的毛笔和现在不同造成的。究竟如何不同,我自己没见过,我理解老先生的意思是唐代的毛笔就像我们现代的“七紫三羊”的笔一样。后来我不免常常想起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人的马跑失了,他四处寻找,路遇一人,一打听,那人反问他的马是否是个瘸子,连哪只脚跛了都说得很符合。那位聪明的路人凭什么知道这些并未见过的细节?靠的就是痕迹,也就是留在路上的深一脚浅一脚的马蹄印。当然不是说“七紫三羊”是残缺的毛笔,只是说,有特点的毛笔会留下特殊的痕迹,是到处留下,而不是一处。所以我心里就会纳闷,为什么这样的毛笔只在捺笔中留下特殊的印记?为什么颜真卿别的作品就没有这个现象?为什么同时期别人的作品就没有这回事?不明白的事情太多了,这只是我的一点胡思乱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