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见仁见智

    我们需要有“城市的文化街灯”

    许民彤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16日   12 版)

        北京首家民营24小时书店“24小时博书屋”近日动工,其前身为精典博维书屋,位于德胜门出版创意产业园区,今年1月5日开幕,作家莫言、阎连科等为其揭牌,莫言更是特地为精典博维书屋题写了“书屋”二字,镶嵌在书店门口的灯箱内,古朴庄重。随着北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读者对文化方面需求的不断加大,精典博维书屋计划延长营业时间,白天黑夜均不打烊,发展为真正意义上的24小时书屋。并计划在一楼设立咖啡座并配备电脑,用以满足年轻人的多媒体阅读需求;在书架、展柜间设立可供读者席地而坐的区域;有画廊,用以展示最新艺术文化成果,有专家论坛独有房间,以供与读者交流。为突出“24小时博书屋”的开放式设计理念,还将在书店外面设置橱窗,以供罗列图书,并不定期进行更换。“博书屋”的地下一层则特意设置了小剧场,文化功能全面,艺术气息浓厚,凸显文化品位和格调。

        从大环境上说,目前很多民营书店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纷纷关闭,而这家民营书店“24小时博书屋”,却敢于担当,以全新的文化理念、创意和策略,迎战市场,立志为社会的文化、精神生活尽一份责任,“24小时博书屋的成立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文化爱好者在北京寒冷的冬夜享受到温暖的文化夜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24小时博书屋’可以成为北京的文化新地标,丰富京城百姓的文化生活”,这让人充满文化的敬意。

        看到一些民营书店的破产,不少人都在思考这样一个文化问题,一个城市真的不再需要书店了吗?有书店,感觉才好,不然,一个城市的人,就会觉得,他没有可以去的地方,这是很多爱书者的感受。的确是这样,假如城市没有了书店,那该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城市和书店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一座城市,不仅需要高楼大厦、通衢大道和林立商店等这些冷冰冰的建筑物,还需要“软性”的文化,书香弥漫的书店就是这种功能的体现。而城市中的人,在物质的压迫下都可能有一种渴求,每个人都不会满足于动物性的吃喝拉撒,都会在金钱之外寻找点什么,所以,城市中一个个书店肯定会广有作为和大有作为,不是有人把城市的书店生活形象地形容为一种“诗意的栖居”吗?因此,这样能够给人们带来静谧、深邃的体验,能够安妥灵魂的书店,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更多的是具有了一种文化象征和精神符号的意义。

        每座城市,都应该有几个反映城市特色的民营人文学术书店,如同图书馆、博物馆、新华书店一样,是我们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它的经营和管理,应该参照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标准来予以扶持。对社会大众来说,它们是不可或缺的提高生活的事物,是共享的文化。台湾的诚品书店是台湾著名的大型连锁书店之一,在台湾共有53家分店。它秉持人文、创意、艺术、生活的精神,每年举办约500场演讲与展览,用书店攻占人心,让阅读永不打烊。它不仅在城市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影响了台湾人的阅读和生活方式,塑造了台湾的文化地标和人文风景,更是成为了吸引香港及全球华人游客特别是许多爱书人向往的地方……

        有人从文化的角度形象地称书店为“文化的街灯”。是的,我们身边应该保留这样的书店,应该再多一些这样的“文化的街灯”。它不会黯淡无光,更不会熄灭。它的文化的光耀,会守候在我们的身边,守候着我们的灵魂。我们的灵魂因之有了皈依,我们的生命因之有了家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