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像一个小偷,偷去的何止是荣枯?还偷去了令世人仰慕的一位作家——11月17日,路遥的忌日又到了。
但偷不掉的是情感。整整21年了,他还在人们的生活中。他前倾着硬朗的身体,迈着坚定的步伐,心灵那样的本真,思想那样的鲜活,精神那样的独立。
路遥还活着,以一种非常态的方式活着。他凝结在一朵朵飘飞的雪花里,像他生前的流浪,从天上来到人间。他活在亿万读者的心中,活出了一个又一个时代。
21年来,人们以各种方式来纪念路遥,这似乎是一个不尽的话题,他一次次地让人们的理想和信念重新点燃。一个知情人说:“在上世纪80年代,路遥在文坛上和他关系好的人几乎没有;他看得起的中国作家没几个……”这话也许是对的,路遥30岁出头,以《人生》赢得广泛赞誉,他的气质、性格,和他在文学上的梦想,的确会给人这样的印象。路遥的胞弟王天乐有篇追忆文章,叫《苦难是他永恒的伴侣》,写道:“在山西是作家郑义招待的,路遥在文学界没有什么朋友,和郑义也是一般关系,但两人见面后非常友好,路遥对全国只有三四个作家比较看重,其中就有郑义。”但今天想起来,很多相关的作家可能也不愿提及这样的“前尘往事”了,毕竟都是同行,都是追索者,在这样一个纷繁的世界,走进彼此的内心,本来就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莫言问鼎诺贝尔文学奖,文学又成为热门话题,仿佛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与此同时,纪念路遥的活动也一直在如火如荼地举行,有人说:“路遥的影响比莫言大。”有人张大嗓门说:“莫言算不了什么……”有人急着说:“路遥得了茅奖,下一步就能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人干脆说:“得诺奖的应该是路遥,而不是莫言……”还有一个人,竟然拿出一张上世纪80年代路遥和莫言的合影说:“当年莫言到西安,就是向路遥学习,求教如何来创作小说……”
如今,世界上的读书人,不分肤色,不论种族,都知道莫言,但他们并不知道路遥;都知道莫言的故乡山东高密,都知道围绕高密展开的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将隆隆兴起……路遥一定是和诺奖无缘了,或许他生前真有过这么一个雄心。但没有必要用莫言给路遥做铺垫,也没有必要把莫言置于不利的地位。
对一个作家而言,在历史的长河中,只能论作品,只能以作品的心灵维度、思想内涵、精神感召作为衡量标准。对时代的概括力,对社会的写真度,对未来的预测力,自然也是迫切的、重要的、必要的。正因此,人们始终有着一种“路遥情结”。
纪念路遥的最佳方式,对作家而言,就是一遍一遍地研读他的作品,让时代重现,让环境再生,让人物复活,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借鉴到自己的创作当中来。对普通人而言,也是一遍一遍地研读他的作品,受其作品的熏陶和感召,祝福路遥的亲人,祝福路遥的乡亲,祝福陕北。
在祝福中,做一个健康向上的人,做一个对生活有追求的人,做一个幸福生活的人。
(作者为70后作家,曾获两届柳青文学奖,有诗集《情在高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