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07日 星期四

    让我们一起发现和寻找

    2013“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07日   16 版)
    2012年首届“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揭晓仪式上,央视对话栏目特别推出“中国文化产业高端对话”。图为对话现场。资料照片
    2012年首届“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推选活动光明日报相关报道版面
    2012年首届“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推选活动光明日报相关报道版面
    著名雕塑家吴为山为“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制作的荣誉金像。
    2013“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推选程序 邱玥制图

        令人期待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举世瞩目的综合改革方案也将问世。对于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2013年的主题词同样也是“改革创新”。盘点2013年文化产业的新情况、新现象,让我们一起发现和寻找2013“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

     

        编者按

     

        2012年,光明日报首次在中国文化产业界成功开展了“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推选活动。活动以人物为线索,全面梳理了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脉络与走向,发挥了中国文化产业“晴雨表”的作用。2013年,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产业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新事件、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又一批领军人物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引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2013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推选活动将通过盘点文化产业代表性事件,聚焦文化产业标志性人物,见证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

    1、热点:投资热度不减

     

        文化产业降温了?文化产业到了发展拐点?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态势,2013年业内有一场不小的争论:有人说我国文化市场的产品供给正在从短缺走向过剩,文化产业的政策趋动力正在衰减,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正在回落,一些关键领域主要依靠财政资金引导,民间投资仍需进一步激活;有人却说文化产业仍处于“高位盘整期”或“上行通道的整理期”,依然还是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中国文化产业将迎来“升级版”。

     

        不管学者怎样争论,一组数据表明文化产业依然是社会资本的投资热点:2013年1-9月,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2018亿元,同比增长39.4%,高于全社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6个百分点。据清科集团董事长倪正东介绍,去年文化创意产业股权投资额14亿美元,涉及项目197个。而今年前十个月,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投资额已经达到24亿美元,涉及项目331个。

     

        不管学者怎样争论,文化企业家却依然在市场中搏击,2013年一个个重大项目和事件出现在人们眼前,亮点闪烁,让人感受到文化产业的勃勃生机和年轻气象——王长田率领的光线传媒创造了电影最高票房,赵依芳带领华策影视策划了影视业最大并购项目,王健林领导的大连万达集团再出“大手笔”,接连打造几个上百亿元级别的文化旅游城……

     

        此外,从此起彼伏的并购事件到层出不穷的新项目;从电影票房的亿元俱乐部到文博会的交易金额再创新高;从文化人的商业觉醒提升到房地产企业高调进入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融合的趋势日渐清晰,文化消费市场逐渐增温,文化产业正从文化领域的“小循环”,融入到国民经济的“大循环”中。

     

        而文化“走出去”方面,从去年万达收购美国院线AMC到今年小马奔腾收购全球四大特效公司之一的数字领域媒体集团,“走出去”又创新模式,中国和世界文化产业的距离越来越近。

     

    2、难点:要挤出“泡沫”

     

        2013年8月13日,中宣部等五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此“禁奢令”一石激起千层浪,主动向演艺产业的“痼疾”动刀,挤出“泡沫”,让演艺市场理性回归,同时倒逼演艺企业转型,要从找“政府”彻底转变为找“市场”,一些刚转制的演艺企业,“羽翼未丰”就要独自抵挡市场的风雨。

     

        “东方演艺集团曾经是大型晚会的受益者,也是受害者。正是这些晚会让东方挣到了钱,但同时,那些团体操一般的晚会歌舞,也让东方的编舞和舞蹈演员们几乎忘记了艺术的本质,”东方歌舞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欣介绍,“要从挤干水分的市场上捞‘珍珠’。”为此,东方演艺集团擦亮“东方歌舞团”的老品牌,成立东方歌舞团有限公司,打造了多国艺术精英齐聚一堂的《天涯若比邻》,在市场运营上,采取全新的项目制的制作方式,以资本与市场为纽带,在全国首次尝试以“演出制作费入股”的形式进行战略合作,与苏州市对外演出交流有限公司、江苏演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进行商业性演出营销,两年内将巡演百场。

     

        理性回归的还有文化产业园区和动漫产业。“文化产业园区不是房地产项目,不是圈了地、盖了房就能搞好文化产业,”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全国上万个文化产业园区要提高“存活率”,就要挤出“泡沫”,多研究文化产业的规律,做好平台和环境,给文化企业一个集聚的“理由”。

     

        “2013年,又有一批动漫企业倒闭,似乎‘寒冬’真的到来,”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李剑平注意到,动漫产业正在挤出泡沫,地方政府“播出就补贴”的粗放扶持即将淡出,那些以政府资金为“救命稻草”的“一片公司”可能看不到明年的春天。新的考评办法和精细的扶持政策,将是“扶优扶强”,增强动漫企业的市场运营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质量。

     

        方兴未艾的新业态,带给人们无限期待,产业想象空间十分巨大,但过度的概念炒作将带来“泡沫化”,提前透支产业的能量,可能难以承载人们的期待。2013年“手游题材”着实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5月以来,已有十几家上市公司主动与手机游戏“触电”,纷纷用手游题材拉高股价。美好的概念究竟沦为“资本游戏”还是续写“创新传奇”,需要时间的检验,人们拭目以待。

     

    3、亮点:领军人物散发光热

     

        2013年,新媒体的领军人物分外耀眼。乐视网董事长贾跃亭宣布推出超级电视,作为首家进军电视机市场的互联网公司,将为“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加上“最后一屏”,建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预言,互联网将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平台,甚至会是最大的渠道,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随时随地就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大量地接触互联网和访问媒体,这是互联网下一波的新浪潮,也是文化产业的新机会。

     

        不管是在新媒体的“处女地”上大胆拓荒,还是在传统文化产业领域为着理想执着坚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魅力是一批有思想、有魄力、“不安分”“不放弃”的文化产业领军人物支撑着产业发展的天空,引领着产业发展的方向。

     

        文化产业领军人物中,有国有文化企业的“掌门人”,也有民营文化企业的“老板”;有运作操盘上亿元项目的“大手笔”,也有一厂一店、一个点子一个创意的中小微企业;有从文化人蜕变而来的文化企业家,也有从其他领域为文化转身的“新兵”。文化产业,成为他们新的事业追求,也成为人生新的挑战,是他们综合能力的考验,也是职业生涯的历练。

     

        文化产业是个全新的产业,从商业模式到运行理念都还在摸索中,但正因为不成熟才有成长的空间,不清晰才有探索的乐趣。这要求文化产业领军人物长袖善舞,既要懂文化又要懂市场,既要能传统营销又要会现代金融,既要能管理企业内部又要借力外部资源,既要把握现在又要着眼未来。要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赢得广阔的生存空间;要敢于创新,拓展新的市场疆土;要提升传统产业的文化附加值,驰骋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方向已定,前路漫漫,鲜花与荆棘共生,需要文化产业领军人物不折不挠,继续奔忙,敢想敢为,大胆探索,成就人生的精彩,成就文化产业的辉煌。(本报记者 张玉玲)

     

    首届“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

     

        万 捷 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王健林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卢正刚 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田 明 星空华文传媒首席执行官、上海灿星文化传播公司总裁

     

        池宇峰 完美世界董事长

     

        杜金卿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

     

        梅帅元 山水文化公司董事长

     

        梁光伟 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廖 玒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总编辑

     

        康 伟 北京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特别贡献人物

     

        谭 跃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党组副书记

     

        韩三平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

     

    2013“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推选细则

     

    推选范围

     

        ⒈本年度在文化产业领域积极探索,取得良好社会与经济效益,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企业家、艺术家、投资者和创意策划者;

     

        ⒉本年度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积极探索转企改制并取得积极进展的改革者;

     

        ⒊本年度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对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起到积极作用的文化产业研究工作者;

     

        ⒋中央和地方党政省部以上领导干部和各未转制的事业单位领导原则上不列入本次推选范围。

     

    推选标准

     

        ⒈标志性——本年度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有引领作用的标志性人物,产生广泛的影响和社会关注度;

     

        ⒉导向性——富有社会责任感,积极推动社会文明和进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努力弘扬主流价值观,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⒊创新性——在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进行大胆实践与理论探索,创意策划和探索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⒋示范性——积极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制造、消费等其他产业的融合,促进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推动中国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示范效应;

     

        ⒌发展性——积极推动社会资本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创新体制和机制运用金融资本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⒍前瞻性——努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在探索中国文化产品、版权对外服务和贸易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推选原则

     

        ⒈坚持正确导向。重点关注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参评者,关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优秀文化产业工作者和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典型;

     

        ⒉坚持统筹兼顾。在坚持推选标准和公开、公平、公正前提下,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每个阶段的推选,原则上同一地区和同一领域的被推荐者占比不超过20%;

     

        ⒊严格参选资格。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通过初选的人选须经组委会资格审定小组审核后,方可进入复选;

     

        ⒋严格推选程序。评委会在认真全面审阅所有2013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相关推荐材料的审核处理结果、公示情况以及对收到举报进行核查处理的报告后,确认参评者资格,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推选。

     

    2013“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推荐组委会联系方式

     

        邮箱:gmwenhuachanye@163.com

     

        联络电话:010-67078560/8030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