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7点,航天科工四院17所的办公楼里静悄悄的。在三楼的一个小屋里,一位银发老人早已伏案坐定,摊开图纸,拿起铅笔,开始了一天的研究。一桌一凳,一纸一笔,默默坚守预先研究第一线,他就是原航天部最早的高级工程师之一、航天科工四院17所从事预先研究工作的老专家李连仲。
“难以逾越的标杆”
走进17所,几乎人人办公桌上都有一本同样的红皮书,那是李连仲的第一本制导理论著作,多年来作为17所科研人员的入门必读书目,已指导了整整两代人。
1954年,抗美援朝战争刚刚结束,19岁的李连仲被保送哈军工大学,学习航天理论。19年后,正值航天建设的攻坚时期,时任哈军工教师的李连仲,凭借突出的科研能力被正式调入四院17所,就此走进航天预先研究领域,一干就是38年。“航天预先研究工作虽然在幕后,但和中国人的强国梦是连在一起的。”李连仲说。
在航天领域,每一个新方法的预研一般要花费两到三年时间,从理论的提出到技术的采用和推广,往往需要十年时间甚至更长。更加常见的情况是,经过多年研究的科研成果,需要缜密而复杂的评估,短期内难以得到定论。数十年来,李连仲每天都是四五点钟起床,7点准时到办公室,伏案工作直到傍晚。从家到单位,从单位到家,从表面上看,李连仲的生活圈子很窄,每天的日子单调重复。然而,这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老人,却一直走在学科的前沿。
此外,预先研究的成果不能对外公开发表,这也对奖项申报、待遇等方面产生了限制。即便如此,李连仲还是先后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项(均为制导理论第一完成人)、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一),发明专利十余项,出版专著两部,发表论文近20篇。38年间,他成为我国导弹制导理论的杰出代表,他的研究奠定了该领域的理论基础,成果在我国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78岁的李连仲早已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但17所离不开他。“他在理论方面功力深厚,厚积薄发,常有一些别人想不到的新思路。”17所主任设计师小罗有些激动地说,“在专业上,李老师绝对是我们难以逾越的标杆!”
“有难题找李老师”
17所里流传着一句话——“有难题找李老师”。这些年,无论工作日还是假期,清晨或是傍晚,年轻后辈们走进三楼的小屋,总能找到忙碌着的李连仲。
“仔细听完问题,李老师总是沉默一会儿,铺开一张大白纸,拿起铅笔说:‘来,咱们推一推。’”年轻的型号设计师小王比划着熟悉的场景,“他一推公式演算起来就是十几张大白纸,一气呵成,详细给我们讲完,推算成果直接就可以拿去用。”
在研究所,很多人都这样得到过李连仲的指点。拿着这些演算成果,一个个国防项目得以顺利推进,有些人甚至发明了专利,得了奖。
1991年,在研制一种新的制导技术时,攻关成功后申报奖项,虽然项目组由李连仲领衔立项,但报奖时,他让自己的学生排在了第一名。一次团队技术申报不畅,一向讷于言辞的他多方奔走呼吁,说“不能对不起这些跟我干活儿的人”。
这些年来,他带过的团队中走出了一位重点型号总师、三位型号副总师、两位预研项目总师。在他培养过的学生中,十多人成长为航天专业领域主任设计师和各重点型号研制的骨干人才。而他,依然静静地坐在17所三楼的小屋里,继续着研究探索。
将近60年过去了,李连仲始终清晰地记得,当年在哈军工,校长陈赓对他们说:“干了这一行,就要做一辈子的无名英雄。”这句话,他铭记心底。谈起这些,李连仲很平静,“一辈子干这一行,我很知足。”原航天部第一批“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航天50年杰出贡献奖”……这些航天系统内颁发给他的荣誉,是他最为珍视的嘉奖。
这些日子,李连仲正跟着所里的年轻人学习计算机编程软件,因为这样比手推公式快不少。“尽管有了些成绩,但研究要想深入下去,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如果身体允许,我愿干到85岁。”他笑道。(本报记者 杨 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