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01日 星期五

    网 言

    大学生为何少了点“精气神”?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01日 02版)

        90后一代已成为大学生群体主力军,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小部分的“无偶像派”,值得引起关注。他们对国家大事不感兴趣,也没有兴趣爱好,不善于交流,与身边同学关系一般,并且他们没有任何偶像。

        没有任何偶像,没有崇拜过谁,或许不能算错,但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认为偶像能够激励人奋斗的说法是假话,这样的冷漠却不能不让人担心。《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公众对当代大学生的评价很不理想,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精神萎靡不振”。其实,“精神萎靡不振”,并非只是外界的评价。《中国青年报》另一项对象为青年人的调查也显示,不少年轻人承认,自己这一代跟父辈们相比“差了很多”。这些差距包括:不想承担责任,对人生缺乏热情,工作、学习意愿下降,目标感不强,等等。从这两个调查中不难找到一些大学生缺少精、气、神的来龙去脉。

        缺少精、气、神,问题反映在大学生身上,根子却在教育上。无须讳言,今天一些高校,自身就缺了精、气、神,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弄虚作假,那种不媚权、不媚富、不媚俗的大学精神正在失落。而一些教师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严重。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耳濡目染,又会向哪里潜移,向何处默化呢?因此,我们的高校和教师必须先找回自己的精、气、神,方能培养出朝气蓬勃的青年。

        (原载东方网,作者奚旭初)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