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01日 星期五

    观点新闻 孙柏楠(辽宁红山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

    “天地君亲师”崇拜在红山文化中出现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01日 02版)

        本报讯(记者毕玉才)辽宁红山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孙柏楠在日前结束的红山文化研讨会上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君亲师”崇拜现象在5000年前的牛河梁红山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作为大型、高级的史前祭祀中心,牛河梁遗址祭祀的主要对象为天地君亲师。

        “中国人自古就认为天圆地方,把茫茫宇宙称为‘天’,日月星辰运行其中,好似一个闭合的圆周;把赖以生存的田土称为‘地’,好像静止稳定的方形物体。”孙柏楠说,牛河梁二号地点规模宏大的祭坛遗址,为三层台面的圆坛状,每层都以排列的立石组成石界桩,形成了由外、中、内3周同心圆状石界桩框定的三层阶台。牛河梁遗址的三层圆祭坛是天圆理念的最好诠释。

        在天之下,地之上的,就是人。孙柏楠说,牛河梁遗址首先尊敬的是当时的“君”。敬“君”思想在积石冢的形制和埋葬等级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关于敬师思想,孙柏楠谈道,《礼记·祭法》记载了上古五类英雄人物: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上述五种英雄人物,都是示范于人者、受人尊敬的老师。牛河梁遗址发现了石叶、石磨棒等众多石器,说明当时的农业工具制造已经具有相当水平;牛河梁遗址发现的玉器,达183件之多,工艺复杂,造型精美,说明有善于制玉的能工巧匠。正是这些法施于民、以劳定国、以死勤事的英雄人物,共同创造了牛河梁红山文化的辉煌。将这些人葬于此地,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与继承,对劳动和技术的认同和崇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