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第三只眼睛”看世界

    ——“北京国际摄影周2013”的思考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30日 05版)
    “北京国际摄影周2013”参展作品《风景墙》 倪卫华摄

        百余幅尘封在档案馆的“老北京”旧照被公开;哈里·卡拉汉、杰夫·昆斯等世界摄影大师的精品首次被引入国内……多视角、高水平的影像,让观众在北京得以饱览世界各地历史文化风貌。

     

        日前,由文化部、北京市政府主办的“北京国际摄影周2013”大型摄影主题活动,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华丽开演。20多个国家的千余名摄影师、国际权威摄影组织主席、著名策展人、博物馆代表纷纷参与其中。

     

    “北京走向世界的又一张名片”

     

        “语言很重要,但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参加摄影周论坛的南非摄影学会主席吉尔·罗斯玛利·斯尼兹培这样评价摄影。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门类,摄影语言的包容性和传承性,越来越受到国际文化艺术界的重视。

     

        巴黎、纽约、东京、柏林的摄影品牌活动,已成为这些国际性城市的文化交流名片。提及“荷赛”,想必中国的摄影爱好者并不陌生,它是目前国际上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新闻摄影比赛。而目前国内也不乏影响较大的摄影节。如创办于2005年的“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已被业内公认为中国最具专业水准的摄影节;“平遥国际摄影节”则被誉为“全球摄影人的奥斯卡”,平均每届有2000位摄影家、8000件摄影作品参展,12年来总计有16000位中外摄影家带着64000件摄影作品在平遥古城展出,极大提高了平遥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的美誉度。

     

        摄影周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杨元惺说,北京是国家的文化中心,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汇聚了国内外一流的专业摄影机构和人才群体,却缺少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摄影类文化活动。这次举办北京国际摄影周将填补这项空白,从而推动首都国际文化形象和影响力的建设,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摄影周组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中心执行主任冯光生也指出,“北京国际摄影周2013”是北京走向世界的又一张名片。

     

    镜头里的老北京、新北京

     

        100多年前,摄影术诞生并传入中国,从此,摄影成为中国人存念和认识自己的镜子,记录时代的更迭。

     

        摄影周上,记录老北京、反映新北京的《北京瞬间》特别展,包括两部分,一是《外国摄影师的精彩纪录》,展出的100幅作品,是北京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近十几年来组织外国摄影师拍摄北京的积累成果,通过国外摄影师的视角和立场,描绘了北京十余年巨变的真实瞬间和北京城市文化的多样与繁荣;二是《北京记忆》,百幅作品再现了北京历史中的某些鲜活、生动的瞬间。这些图片储存在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最早的作品拍摄于上个世纪初。这些照片的摄影者齐观山、陈正青、蒋齐生等虽大多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留下来的这些珍贵记忆,在未来还会和后人对话。

     

        冯光生表示,一个多世纪以来,摄影已从镜箱时代进入数字时代,历经沧桑巨变的北京也由封建帝都成为国际都市。一代代中外摄影人用不同的技术定格了北京新旧世纪的瞬间。借此精选的“北京瞬间”特别展系列,引人抚今追昔,呈现北京的历史风貌、时代气息和人文精神,向观众呈现出一幅可以传承历史的当代“清明上河图”。

     

        “摄影的发明虽然只有170余年,但摄影见证着人类许多重大事件,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在摄影镜头里留驻。以往的历史,都是文本中的历史,是字里行间、绘画和考古实物中的历史,是解说和想象的历史。摄影术发明后,人类有了另外一种历史:影像中的历史,以直观、形象、真实的方式再现历史上的人类社会生活,不但具有见证性,而且具有传承性。”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所所长、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树峰表示。

     

    我们缺一个摄影博物馆

     

        以“摄影·聚焦世界”为主题的“北京国际摄影周”,其中的“台湾摄影名家典藏作品展”引起了广大摄影收藏爱好者的极大兴趣。冯光生告诉记者,台湾地区的影像典藏起步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的美术馆常年有计划有偿地典藏具有艺术价值的摄影作品。其实,摄影典藏市场在国际上早已成熟,市场潜力极大。

     

        对此,摄影收藏家靳宏伟认为,内地摄影典藏市场的繁荣,有两个标志,一是国内美术馆收藏的大量照片,二是大量著名的画家介入摄影这个媒介。但遗憾的是,中国还未能建成一座摄影博物馆。英国著名摄影师、作家泰瑞·贝内特也有同感:中国的摄影和摄影家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然而在中国还没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博物馆。中国在过去的二百多年,很多图片和报纸都受到了损坏,应该组建中国摄影全面的历史,重新认识中国摄影师的成就。(本报记者 张景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