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学人随笔

    “知识报国”是学者的使命

    作者:郑功成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30日 11版)

        宋代理学家张载将学者的使命归纳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则提出“君子之为学,是明道也,救世也”,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古以来,中国的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就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形成了知识报国的深厚传统。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千年大变革时代。经济改革、社会转型、科技进步、多元文化相互交融,不仅使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世界。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学者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也即知识报国,更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因为国家发展需要学者智慧,世界发展需要中国经验。

        坚持实践性,是知识报国的基础。实践出真知,只有源于实践的理论才能高于实践并用以指导实践。在这方面,费孝通先生堪称典范。费先生一生志在富民,年逾九旬还坚持深入乡村社区调研,这使得他的学术思想能够成为世界社会学领域打上中国烙印的奇葩,并为我国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6字箴言更可成为构建和谐世界的行为准则。

        坚持建设性,是知识报国的基点与归宿。学者必须要有批判精神,人云亦云不可能推动学术发展与文明进步,但批判的目的不是为了破坏而是为了建设,是唯愿国家越来越强盛,百姓越来越幸福,这是学者应有的良知与情怀。大变革时代需要批判者,更需要建设者,但凡有利于国家发展与民生福祉,无论哪种场合都不隐讳自己的不同观点,都能从积极建设的角度来陈述自己的主张,这才是负责任、敢担当的当代学者。

        坚持辩证性,是知识报国的正确途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甚至多面性,对现实一味地否定和一味地肯定都不客观,只有辩证地看待发展中的问题,才能建设性地解决好现实问题。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学者的理性建言有益于国家健康发展,而极端主义却会给社会带来灾难。如农民工问题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收入差距是从共同贫穷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经阶段,其首先代表的是发展与进步,但两者又确实到了需要妥善解决的时候,这就是辩证法。

        总而言之,当代学者生逢大时代,任务艰巨、使命光荣,确实需要超越左右、超越虚无、超越极端,真正将国家前途、民族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强盛和民生福祉不遗余力地贡献才智。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