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成都10月25日电(记者李晓东、危兆盖)“有了这160万元,就可以把村民多年没有修成的路修成,然后发展产业挣钱!”成都市金堂县白果镇马家林村村主任雷从前高兴地对记者说。马家林村的160万元贷款可谓“天上掉馅饼”:村里只付2%的年利息,本金及其余利息都将由纳入财政预算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经费逐年支付,村民只管用钱,政府财政兜底还钱。
日前,一场特殊的签约仪式——成都市村级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融资建设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成都农商银行与成都市小城投公司签订了5年期贷款合同,合同总金额5亿元。这批贷款将通过成都市的村及涉农社区民主决策、自愿申报,经成都市统筹委审批后,由成都市小城投公司投放到农村,加快改善这些村和社区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这是成都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造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升级版”的具体举措。
为了集中、加快解决部分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村(社区)群众出行、生产生活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问题,由政府协调成都市小城投公司作为筹资和项目监管平台,村(社区)按核定的专项资金标准可向小城投公司融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农村融资模式的创新,成都市解决了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261个项目(其中236个项目已竣工),项目总投资达3.5亿多元,已累计拨付资金3.2亿多元,新(改)建道路1390公里、沟渠32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