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记录,是影像不可替代的功能。时值《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本版用《延安留影文化群英》《与舒群先生结缘》两篇文章讲述一幅历史照片的前缘后果,更显出图片的力量。
70年前的10月19日,延安《解放日报》正式发表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71年前,为广泛听取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党的文艺政策,动员和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座谈会。这张大家所熟知的照片,就是摄影家吴印咸所拍摄的参会人员合影。但可能许多人不知道,这些参会代表名单是毛泽东委托舒群等人拟定的。
舒群原名李书堂,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第一次来延安,并见到了毛泽东。1940年再次来到延安,先后任鲁艺教员、《解放日报》副刊主编、鲁艺文学系主任等。由于工作的关系,尤其是作为作家、报刊主编,舒群与毛泽东的交往频繁而密切,因此,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前,毛泽东多次与舒群交流文艺界的情况,委托他搜集各方面的意见,并通过他召集有关艺术家到毛泽东的住处谈话。舒群还在1942年4月27日,受毛泽东委托,与周扬等人草拟了一份参加文艺座谈会的人员名单。
据时任《解放日报》副刊部编辑的黎辛回忆,舒群草拟名单回来,告诉黎辛出席会议的人一般都是在文艺创作、研究或者表演、导演方面有成就的文艺家。这些人再加上有关方面主管文艺工作的领导以及部分临时参加会议的人员,就定格成了这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合影照片。舒群作为正式代表也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但因为会后要到报社编辑稿件,那次合影他没能参加。
舒群先生是我所敬佩的作家,而真正与舒群先生结缘,并感觉从内心一下子拉近了距离,还要归因于他的小儿子、时任《民族文学》副主编的李霄明。
霄明同志两年前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参加专题培训,我恰好参与了培训班的组织工作,短短几天的接触,我们就变得无话不谈。他向我提出希望去“鲁艺”旧址看看,因为他父亲舒群先生曾任“鲁艺”文学系第三任系主任。在陪同参观“鲁艺”的过程中,他看得很仔细,并且还现场纠正了展室中几幅照片说明中署名次序的错误。
今年初,我去北京出差,并拜访了霄明先生。他办公的院子正是新中国成立后丁玲担任文学研究所所长时曾经办公的地方。不大的办公室几乎被书籍、杂志塞满,霄明把我让到沙发上,他自己则坐在一把木凳上,我们一聊就是数小时。临走的时候,他送给我《舒群研究资料》和《中国话本书目》,前者目前市面上几乎见不到了,他也就留下不多的几本,后者则让我大为称奇。我孤陋寡闻,没想到舒群先生还在话本小说方面有如此成就。
今年9月20日是舒群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中国作家协会为此举办了纪念座谈会,我有幸受邀参加了会议,与大家一起缅怀舒群先生并表达自己的敬意。
舒群先生在延安期间,创作了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参与了《解放日报》的改版以及文艺副刊的组稿、编辑等,开设专栏,积极宣传党的文艺政策,组织和发表了许多贯彻文艺座谈会精神的文艺作品,担任鲁艺文学系主任,培养了一大批文学骨干,有不少学员后来成为作家、文学家。
延安时期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大家都怀着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因此,不管物质生活条件如何艰苦,却都充满着顽强不屈的意志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舒群在《解放日报》任副刊主编时经常外出组稿,几乎全靠步行,来回一趟总要走个十里八里,非常辛苦,他却爽朗地说,权当是长途竞走,正好也锻炼了腿力。
与霄明同志的相近相知,源于他作为舒群先生的儿子所特有的延安情结,以及身上所体现的难得的品质。而与霄明同志愈熟络,就愈从内心对舒群先生充满了敬意与热爱。对我来说,舒群先生也由原来纯粹的研究对象一变而为有血有肉、充满感情的革命先辈。我想,有了这份亲近感,就有了进一步走入他内心的情感动力,也就能更好地挖掘他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深刻思想和精神内涵,体认并受教于舒群先生强烈的担当意识与为民情怀,以及字里行间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模范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