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光明艺点

    让景观拥有文化灵魂

    雒三桂 《 光明日报 》( 2013年10月18日   12 版)

        笔者近日到苏州城西的严家花园参观,在大门口看见翁同龢与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匾额,心中涌起无数美好的想象,期待着这处文化景观接下来的精彩细节。进入大门,来到二厅、三厅和后花园,细看抱柱楹联及厅堂匾额,不禁大失所望,严家大宅原来的楹联匾额早已不知去向,取而代之的是当代书法作品。为严家花园题写楹联匾额的书家,多是因其“官位”或“名气”,文化上建树寥寥,艺术水平也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个别矫情做作的匾额题字与古雅的建筑环境极不协调。与此相对照的是,苏州大学教授钱仲联先生八十多岁时为严家花园撰文并书写的一篇记文被摆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游客们很难注意到它的存在。

        这种守着文化不当宝的现象让人唏嘘!严家花园原是清代学者沈德潜的旧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几次在这里驻足并招待江南文士。这样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景点,却挂着这么多不相称的作品,真令人有明珠暗投之感。类似情况在江南其他著名园林和传统文化景点也常见。在严家花园旁边的另一座古建筑中,十几件明清时期皇帝诏书的部分原件被随意悬挂在两间潮湿闷热的展室之中,日渐朽败,不堪收拾。这些诏书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是研究古代典章制度的第一手材料。如此不加珍惜,也令人痛心。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寺庙、园林、名人故居等作为重要的地方文化资源得到重视,被视为发展地方旅游经济、提升地方文化形象的重要根据。人们之所以乐于到这些地方参观游览,除了独特的地面建筑,历史文化名人曾经生活于其中,并留下相关遗迹,引发思古之幽情,对游客更具吸引力,这些景点也因此具有更大的参观价值。那曲折的回廊、移步换景的假山、别致的亭台楼阁,乃至园中的一花一木,无不引人遐想。悬挂于厅堂、门柱的匾额、楹联,不仅起着极佳的点睛作用,更体现着原主人公深厚的文化修养与人生情怀。楹联匾额与亭台楼阁假山树石的结合,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重要特色,也是体现园林文化品位的重要方面,楹联匾额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园林文化品位的高低,爱好艺术的国人在这方面用足了心思。旧日名园自修造之日起,就对点缀其中的楹联匾额进行布置勾画,这些楹联匾额的内容不但要切合园林景色特点,使虚文与实景交相辉映,传达主人公的思想修为,更要由名家书写以增其价;有资格为名园书写楹联的人也一定是艺文兼修的饱学之士,只会写字的书匠绝无措手其间的可能。名山胜景旧日楹联之缤纷美好,我们可以从尚能保存至今的名园楹联作品中看得出来。比如颐和园,我们至今仍然能够见到许多出于清代名家手笔乃至乾隆皇帝的抱柱楹联或匾额,为我们描写着、传达着颐和园与玉泉山、香山一带无尽的胜景与美好。

        如今,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寺庙、园林、名人故居中出于名家之手的楹联与匾额消失了,成了永久的遗憾。但只要读一读清人梁章矩的《楹联丛话》,就可以知道它们曾经遍布各地,无一不是当年各州府县道彰显文化、陶冶心灵的胜景。在崇尚艺术与文化的时代,情景相生、沁人心脾的楹联佳作随处可见,名联一出,立即流行,其情景恰如唐代在各地酒楼茶肆随处可见的当代名家诗句或名人题诗。这些遍见于地方史志与古人著作中的楹联佳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想象,更是今天恢复传统名胜的重要依据与参考。发展旅游经济,增加风景名胜的文化含量,也必须尽可能恢复其原有的文化内涵与名贤手迹。解决了内容问题,书写也并非难事,因为当代一流文史学者中并不缺乏水平高超的书法家。一流的学者加上一流的书法,才能留下一流的作品,才能与这些名胜相匹配。认为只有专业的“书法家”们才会写字,那是天大的笑话!像钱仲联教授这样的学者,仅其学术成就就足以立世,何况书法上佳!其用心结撰书写的美文却被如此处置,反不如那些只会写字的书匠显赫,这真是我们当代人的悲哀!

        在今天的许多名人故居中,我们之所以见到如此多的用来替代或补充原有楹联匾额的水平低劣的作品,之所以经常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文化常识错误,一方面反映出管理者试图恢复其原有文化价值的真诚努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部分管理者文化修养的欠缺,艺术欣赏品位的欠缺更是突出。即以书法而言,看似简单易学,实际上却需要毕生的研习,并要求作者有高深的文化修养。旧时代科举出身的士子们虽然不懂现代科学,但大都文化学养深厚,不会闹什么笑话。由于毛笔书法水平普遍较高,只会写字的书匠不可能入人眼目,伪装有文化的假学者更是没有生存之地。而今天,由于书法艺术审美水平的普遍低下,假冒伪劣“书法家”们就有了很大的生存空间。基层管理者由于不懂书画,非常容易上当,也因此闹出了很多笑话。长期以来,不知孰轻孰重,将文化修养深厚者冷落一旁而将浅薄者奉之于殿堂,一直是地方文化发展建设中久治不愈的顽疾,对中国传统文化不了解、不尊重是一个重要原因。

        近年来,振兴传统文化已经深入人心,国学热也持续升温,国人的书画审美品位也在日渐提高。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振兴文化之举都流于表面,形式上非常接近,内容则远未及格。振兴民族传统文化不能仅仅是一句口号,它需要落到实处。真正尊重民族文化传统,认真恢复传统名胜,修旧如旧,充实其中有价值的艺术文物,使观览者能够目睹并体味中华文化的深厚博大,是一件最应该做好的事情。现在就开始做,也还来得及。硬件好了,软件更得好。没有文化与艺术的建筑只是一具空壳,没有文化灵魂的景点永远成不了真正的名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