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09日 星期三

    关注研究生英语教学

    翁红波 《 光明日报 》( 2013年10月09日   16 版)

        与大学本科英语教学大额投入、调整、评估不同,研究生英语教学似乎成了被社会、学校、甚至教师和学生本人忽略的角落,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滞后的教学大纲。

        现行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是1990年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委托北京市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会以1983年《研究生外国语学习和考试的规定》以及北京市的《大纲草案》为基础拟定的,1992年之后,试行《大纲》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地展开,一直沿用至今。然而,时过境迁,20年之后的中国英语教学已翻天覆地,研究生英语大纲从教学目标、课程安排、课程内容、课程形式、教学评估、师资培养都远远落后于时代,大纲中的有些词汇早已经成为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词汇。

        二是杂乱的教材。

        市面上研究生英语教材有上百种之多,大多数高校几乎都采用几大外语出版社及自己学校所编的教材,有的院校甚至在同一学期面对同一年级的研究生使用了三个不同出版社的教材。而且,大多数教材基本上处于培养英语基本的听、说、读、写等能力,与本科的英语教学的区别仅仅在于词汇和阅读量上的扩充。

        教材上的随意性导致教学和评估上的随意性,《大纲》试行之初,各高校都购买北京市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会统一试卷。但随着形成性评估方式盛行,研究生英语教学也加入了形成性评估,但缺乏指导和必要评价的监控,评估方式成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博弈和协商。

        三是非专业的师资。

        高校研究生英语的师资通常有两种:第一类是硕士研究生英语由大学英语教师兼任,博士英语由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兼任;第二类是在大学英语教研部或外国语学院中成立专门的研究生英语教研室,从原来的教师中选出一部分承担研究生英语的教学。从逻辑上讲,研究生英语教学应该是本科阶段的延续,放在大学英语部门要比放在专门研究语言的外国语学院要适合的多。

        四是落后的科研。

        研究生英语在体制上的不重视从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上就可窥一斑,很多院校研究生的招生数量接近或超过本科生的情况下,关于研究生英语的论文仅仅不到本科英语论文的二十分之一,如2013年涉及大学英语的论文有17967篇,而研究生英语的论文仅707篇,这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研究生英语教学的落后,也体现了整个高等教育体制对研究生英语的不重视。

        那么,采取何种路径改变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呢?

        一是调整培养目标。研究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研究生英语的表达能力、问答能力、讨论能力和善辩能力。研究生英语课程应当把培养“具有高级听说能力的创新型研究生”作为目标,关注学生在学术活动中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二是建立专业的研究生英语师资团队,专门负责研究生英语的教学和科研。这部分师资还需要有交叉学科的背景,才能保证学生在语言能力和专业研究上都有所收获。

        三是完善课程体系。研究生属于国家培养的高级人才,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研和自学能力,因此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应该是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结合。必修课包括研究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课,还应该包括各学科前沿的双语讲座、辩论与演讲、学术论文写作、快速阅读、英文文献检索等。

        四是教育体制的重视。研究生英语教育没有统一的评估系统,也不是各院校排名的指标,无论是学校管理层还是各个院系,甚至是学生都不认为研究生英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这种尴尬的处境让任课教师也处于教师群体的边缘,自身的专业发展和科研也无从谈起。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正视研究生教育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隐性及显性问题,关注对高校可持续发展内动力的挖掘,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保持健康高效发展的势头。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