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是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的重要举措。
文化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
文化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内在同一性。建立在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产业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生态、知识、智力资本为基本要素,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为根本目标。文化产业所生产的文化产品则以创意为核心,其生产过程以低消耗、低污染、资源循环重复利用为特征。区别于一般物质产品大运输、高耗能的流通模式,文化产品的流通运量小、网络化、易传播。此外,文化产品的消费属于精神消费、绿色消费。由此可见,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低碳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文化产品的生产则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因此,文化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内在同一性。
先进文化的传播可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制度与政策的跟进,更需要树立全社会的生态意识。文化产品具有其他产品所不具备的精神属性,能够促使生态文明的理念不断转化为社会共识,引导人们自觉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激发生态文明建设活力,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实践中,可以通过建设生态博物馆、制作生态主题电影和电视片、开展各种生态展览等方式,利用图片、文字、雕塑、视频等载体,传播生态知识,积极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消费观,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践行低碳生活方式,让人民群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生态文明建设促使文化产业与自然、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产业发展,可解决文化产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文化产业尚处于成长发展的初级阶段,文化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现象时有发生,某些文化产品还存在“三俗”问题,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保护自然环境和原生文化环境的意识还不够,文化产业投资存在浪费现象。这就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和要求全面融入到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环节和各方面,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考量文化产业是否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只有树立“文化生态文明”的新文化产业发展观和新文化建设制度观,创新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与发展模式,把是否形成低碳、循环和可持续的文化经济作为检验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准,才能推进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良性互动的战略对策
制定和实施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行动的总体目标和纲领。要尽快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良性互动的战略规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良性互动的目标、方针、思路、重点和措施,通过创新驱动、需求拉动、示范带动、资金保证等方法促进二者良性互动。要建立健全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品牌;适应现代社会追求新、美、环保的消费特点,加快培育新颖文化与环保相结合的新型市场;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的典型项目;建立多方式、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良性互动的资金投入,从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良性互动,必须完善二者的政策法规体系,促使双方的目标、措施等协调一致。要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综合运用财税、金融、价格等经济杠杆,引导文化产业和生态文明协同发展。此外,还有必要通过在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文化生态补偿标准体系,以及文化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补偿渠道、补偿方式和保障体系,为全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方法和经验。
建立健全“政府指导、市场调节”的机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大,市场的调节、导向和优化作用越来越明显。文化市场上的供给者、投资者、管理者在进行文化产品生产、文化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管理等方面都应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政府要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引导文化消费。文化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在市场机制的层面离不开知识产权、经纪人体制、拍卖制度以及各种文化产品交易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的自发性和制度的约束性只有和生态文明的自觉性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的良性互动。
动员社会广泛参与。要加强社会各界对文化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良性互动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二者的互动建设上来。创新文化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互动的教育宣传理念与方式,选择大众普遍接受的媒体与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互动发展的教育宣传机制,强调家庭、学校、社会的全方位覆盖,让文化产业与生态文明互动协调发展的认识、理念和价值观深入到每一个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心中。建立社会监督与监管机制,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建设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接受舆论监督。(作者单位: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