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02日 星期三

    在家门口享受公平教育

    赵洪涛 贺新强 徐玲玲 《 光明日报 》( 2013年10月02日   05 版)

        在前些年的“撤点并校”风潮中,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并没有盲目跟风撤点,而是按民生需求“建校设点”加大投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认可与支持。

        “一些教学点由于地处偏远,生源不足,一度成为办学条件改善的盲区。由于办学条件差,大多孩子转到乡中心小学上学,每天上学单程就要1个多小时。部分孩子被家长送到城里寄读,高额的花费给农村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清浦区教育局杨长万局长感慨。

        2011年开始,本着以人为本、就近入学的原则,清浦区坚持按需求“建校设点”。做到每个乡镇都有一所中心初中、一所中心小学、一所中心幼儿园、一个社区教育中心,绝大多数乡镇都保留一至两个教学点。科学规划学校设置,合理布局学校规模,把教学点、村小纳入办学条件改善的总体规划,确保学生上学单程步行不超过40分钟。目前,已有不少跑到城里寄读的孩子开始陆续“回流”。

        “我们要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教育公平的阳光。”清浦区委书记周青的话朴实、在理。

        “现在,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塑胶跑道、绿茵球场、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一应俱全。”清浦区和平镇电站教学点现任校长胡荣说:“虽然我们位于清浦的最南端,可是现在的学校环境、硬件设施与城区学校相比一点也不差。”

        从最偏僻的学校抓起,从条件最薄弱的学校抓起,从每个教学点抓起,是清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基本策略。3年来,在全区学校基础建设中,基建项目覆盖了所有学校,包括教学点。仅2012年,区对四个农村教学点和一个完小就投入一千多万元。全区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条件率先达到江苏省教育现代化标准。每位专任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班班建成多媒体教室,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或数字触摸一体机。

        对于农村学校来说,比硬件设施更缺的是优秀的师资。清浦通过集团互派、进城进修、轮岗交流等形式加强教师流动,并从晋级、评优和绩效工资待遇方面出台相应政策,对到教学点和村小支教的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业务培训、选拔任用等方面优先考虑,在交通生活等方面再给予一定补助,保证支教教师“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

        为了鼓励教师下乡支教,清浦还对支教教师按岗位每月给予600-1000元的津贴,300元的伙食补贴,每个支教团队每月另有1200元的交通补助。“大家拼车上下班,轮流开车,费用足够了。”在甘露棚教学点支教的魏怀珠老师高兴地说。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