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这是党的人才观的丰富和发展,是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实践指南。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抓人才工作的意识,天下皆才而满目无才。
2003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以来,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推动下,我国人才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人才工作处在最好时期。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稳步推进,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人才发展规划提出的理念和目标逐步实现,人才规划贯彻落实工作进展良好、成效显著。
但在现行人才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有些党政负责人还缺乏强烈的人才意识,没有牢固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从而影响了人才强国战略的有效实施。
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不缺人才,中国缺发现。然而,现在有些党政负责人,还缺乏一种“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的境界,相反在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观念影响下,一些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十个人才九个怪”,凡是人才都有自身专长和特点,不能用管理党政干部的办法去管理人才,必须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切实改进党管人才办法,鼓励创新、探索和超越,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倡导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宽容失败。
总的说来,各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还不是很浓,相反某些地方的行政化、“官本位”趋势却愈演愈烈。在人才工作实践中,就表现为不能坚持以用为本、重在使用,不能很好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尽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
从源头上优先发展人才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那么,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应从何处入手?
在人才发展模式上,要加快从物力资本优先积累向人才资本优先积累的转变。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80%依靠科技进步,我们不到40%。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要推动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必须优先发展人才。不能讲是“第一资源”,做是“第二、三资源”,讲是“战略地位”,做是“略占地位”。
在人才发展体制上,要加快从政策规范向法律规范的转变。我国人才立法目前严重滞后,从政策规范走向法律规范,是我国人才工作走向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当务之急,也是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制度保证。通过中国特色人才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才能依法贯彻党管人才原则,落实人才发展战略和人才政策。
在人才发展重点上,要从优先考虑规模扩张向重点关注素质提升和结构优化转变。现在对人才统计的真实性质疑较多,人才“虚胖”现象突出,人才“结构病”严重。我国人才总量据世界第一,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比重偏低。未来人才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提高素质和优化结构。要重点改革和发展教育,调整教育结构,培养紧缺急需人才;对现有人才结构,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实行战略性调整。
在人才工作开放上,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把人才国际化作为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全球人才竞争。新加坡资政李光耀曾被问到如何看待中国和美国的发展,李光耀说,中国是从13亿中挑选人才,而美国是从70亿人中挑选人。这也提醒我们,要把从13亿人中挑人才转为从全球70亿人中挑人才,吸引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以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才能有效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作者系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