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01日 星期二

    《马燕日记》何以感动西方世界?

    何明星 《 光明日报 》( 2013年10月01日   03 版)
    法国版
    美国版
    中国版

        《马燕日记》在法国出版后,迅速成为法国畅销书榜的第一名,销量超过20万册。随着法文版热销,荷兰、西班牙、英国等国的版本相继推出。瑞士《时代日报》形容《马燕日记》是“一个让人遐想的美丽童话故事”,法国杂志《Elle》评价它为“全世界的畅销书”,法国《人道报》则认为“应该给所有不喜欢上学的孩子读这本书”。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一位西方读者想买他的书看,在网站上搜索作者,然后花15.99美元买了一本书。书送来,却发现作者是中国宁夏的一个小姑娘,书名叫《马燕日记》。也难怪,英语里莫言(Mo Yan)与马燕(Ma Yan)太像了。然而,这个读者读完不仅没有大发雷霆,反而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幸运的错误”。

     

        原来,早在2002年,这本《马燕日记——一个中国女学生的日常生活》甫一出版,就感动了西方世界,并且至今热度不减。书中真实记录了马燕在贫穷生活中,不舍求学、读书的梦想,并最终在法国记者的帮助下,实现追求的真实故事。《马燕日记》显然不能与莫言的水平相提并论,其中文版刊出的日记原稿照片里,甚至还有很多错别字,这样的文字为何能感动西方世界?它的成功对中国梦的对外传播有哪些启发?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沉下心来,冷静梳理一本书改变一个中国偏远地区女孩命运的过程时,得到的启发是深刻的。

     

    日记出版的前后

     

        2001年5月,法国《解放报》驻京记者彼埃尔·阿斯基因为一个偶然机会去了宁夏西海固地区,获得了马燕的三本日记和一封信。通过翻译,阿斯基深深被这些记录生活困苦的文字所打动。2002年1月14日,《解放报》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他撰写的“我要上学”长篇通讯,包括摘取部分马燕的日记和信件,文中核心内容全部是阿斯基的所见所感。

     

        他在文中讲到了张家树多年的干旱,讲到了那次偶然的经历,更多的则是向读者介绍马燕贫困的家庭、她对接受教育的渴望、她母亲的无私付出等等。《解放报》是法国第三大报,发行量约有20多万份,马燕的故事一经刊出,立即引起法国民众的关注。报道刊出3天后,法国一家具有25年历史的、出版过《密特朗夫人回忆录》的出版社——拉姆赛出版社,打来越洋电话表示愿意出版马燕的日记。一年后,定价为20.5欧元的《马燕日记》在法国巴黎出版,并迅速登上法国畅销书榜的第一名,仅在法国的销量就超过20万册。

     

        随着法文版热销,荷兰、西班牙、英国等国的版本相继推出。荷兰版《一个中国女孩的日记》,今天依然能在荷兰58家各类图书馆中找到。英国版《马燕日记——一个中国女学生的日常生活》,2004出版后,2005年又再次重印,好评如潮。根据笔者在世界图书馆联机书目(OCLC)的检索,《马燕日记》的文版超过20个。在众多版本中,影响最广泛的,还是美国哈泼柯林斯出版社推出的美国版《马燕日记——一个中国女孩子的挣扎和期望》。

     

        在一贯批评和谴责中国的西方主流媒体眼中,《马燕日记》是少有的获得正面评价的图书之一。瑞士《时代日报》形容《马燕日记》是“一个让人遐想的美丽童话故事”,法国杂志《Elle》评价它为“全世界的畅销书”,法国《人道报》则认为“应该给所有不喜欢上学的孩子读这本书”。

     

    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是感动世界的密码

     

        这是一个成功感动了西方世界的中国故事。为了探究背后缘由,笔者认真梳理了有关这本书的书评、读后感,发现《马燕日记》获得认可最多的,除了西方读者对中国西北不发达地区生活贫苦程度的震惊,以及由此产生同情之外,更多的是被书中主人公积极向上的力量、顽强的奋斗精神所感动。

     

        2002年,法国《解放报》刊出关于马燕的报道时,一个名为亚历山大的读者感叹:“当我们的孩子每个月狂吃糖果和汉堡包就要花掉几百法郎,而这点钱就能让这些中国孩子重新走进学校。对此,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感叹之余,亚历山大为素昧平生的马燕和她失学的伙伴们,捐出了一笔来自异国的“捐款”。在法国东部的蒙格利特小城,开啤酒馆的理查·培思特夫妇写信给报社说:“马燕的报道让我家的三个孩子受到了教育,他们知道了要珍惜读书机会,并想为这个了不起的女孩捐一点钱。”

     

        据悉,法国政府也借机号召更多的法国青少年向马燕学习。2004年1月,法国教育部在一篇鼓励青年人“参加社会活动,加入各种协会,支持各项伟大的事业”的倡议书中,举出了马燕的故事。文中讲到,由于《马燕日记》的作用,其他的中国孩子也得到了资助。文中的小标题是:马燕,14岁,拯救了自己,也援助了别人。

     

        当然,西方读者被《马燕日记》感动的背后,还存在一个文化认同的因素。《马燕日记》出版后,由彼埃尔·阿斯基成立的“阿斯基—马燕基金会”,接受了来自西方读者的捐款。基金会不仅帮助了马燕回到学校,而且还帮助了更多失学的宁夏孩子,并且至今还在支持马燕在法国读大学。这种由西方人“发现——拯救——新生”的文化模式,不仅普遍存在于西方向全世界输出的文化产品,如好莱坞的影视剧当中,还在21世纪的中国真实重现,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马燕日记》获得西方社会更广泛接受的深层文化背景之一。

     

    对于中国出版的启发

     

        无论如何,一本书的出版能够改变一个女孩子的生命轨迹,无论是谁都会心生感动。但在《马燕日记》出版十年后的今天,笔者不禁有两个疑问:

     

        首先,为什么中国上千家媒体,没有第一个发现马燕?很多人认为,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习以为常。这恰恰是需要深刻反思的地方。如果传媒业过度商业化,向权力、金钱和市场奔跑,这样的仓促中,怎能发现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农民工的乡愁?怎能体会偏远乡村里老人与孩子一日三餐的艰辛?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其次,为什么中国的出版社少有《马燕日记》这样感动世界的案例呢?因为当全行业都把出版码洋、利润排名、图书畅销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时,就大大弱化了图书出版的社会性。彼埃尔·阿斯基以一己之力在报纸上发通讯、翻译出版《马燕日记》,以及组织读者发起基金会的一系列行动,给中国所有出版社上了一堂生动的示范课。

     

        中国的经济奇迹,已经让中国成为世界的舆论中心。这样的国际地位的获得中,每个中国人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有人用鲜花,有人用汗水,有人甚至用眼泪。因此,从最基本的人性出发,展现每一个中国人奔向富足生活的历程、实现梦想的喜怒哀乐,都会是精彩的。只要中国出版人俯下身来,亲耳聆听神州大地上那沸腾已久的脚步声,中国梦的对外传播就一定是鲜活、多彩的。或许,这是《马燕日记》给我们最为珍贵的启示。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日记节选

     

        2001年7月13日 星期五 (晴)

     

        母亲把馒头蒸熟了,她就喊父亲进屋吃馒头。我也跟了进去,就把下午剩下的黑面饭盛了一小碗吃,吃完了我想再盛一碗,可是小弟都给吃完了,我就问母亲我可以吃一个馒头吗?母亲说明天吃吧,今天不能吃。我说我吃一个小的,母亲还是不让。我就出来睡在外面,看着天空的星星想,是不是我没有考上女中,母亲还在生气呢?我开始责备母亲,连夜里的饭都不给吃。

     

        2001年7月30日 星期一 (晴)

     

        今天下午我写日记的时候,找我的钢笔,可是它不见了。……我的心都碎了。

     

        你们也许会笑,一支钢笔,还值得你去伤心吗?你们不知道这支钢笔的来历,是我两学期积攒的零花钱,没有花,就买了它。这支钢笔的苦处其实就是我的苦处。母亲给我零花钱的原因,是我一天到晚只能吃到两顿黄米饭,她给我钱就是让我买几个馒头吃。我硬是挨饿,把钱给积攒下来了。为了这支钢笔,我不知吃了多少苦。它让我学会了什么是艰苦的生活,什么是幸福的生活。每次看到它,我就像看到了母亲。可是我令母亲失望了。我真没用,如今连女中都没有考上。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