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林芝9月28日电(记者冯蕾、杨君)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保障着西藏的物资供应和与外界的联系,堪称雪域高原的经济命脉。守卫这两条公路的养路工抗低氧、御严寒,在高原上书写着一曲曲生命赞歌。日前,由光明日报和交通部组织的“寻找最美养路工”公益采访团走进西藏,感受高原公路养护工作的变化,寻找雪域高原上养路工的“最美”事迹。
从原来坐马车上下班,到现在有中巴车专门接送;从原来的“100%纯手工作业”,到现在养护机械的推陈出新,西藏公路养护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此,林芝公路分局党委书记方有珠感受深刻。他说,现在工作条件好了,大学生养路工也多了起来,1000余名养路工中,有30多名大学生,“在过去,这是想都不敢想的”。
来到林芝慰问一线养路工的交通运输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梁晓安表示,随着路面等级的提高和养护条件的改善,养路工群体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高。虽然西藏的公路养护条件仍相对落后,但养路工人克己奉公、甘做铺路石,守护道路通畅,这是一种需要弘扬的“最美”精神。
这次公益采访活动行程近2000公里,记者被养路工的坚守与奉献精神所感染。在海拔5231米的青藏公路109养护点,“天下第一道班”的28名养路工守卫在唐古拉山口,不仅养护着青藏线最高路段,也无私救助过许多往来受困车辆和行人;在川藏线墨竹工卡段14工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洛松顿珠,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改良了高原公路的养护工艺,但由于工作忙碌,工作四年来他只回过一次家。
第一次来到雪域高原采访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白杰戈说:“这次采访令人难忘而感动。”他告诉记者,青藏高原不仅有绝美的风景,更有恶劣的环境,这里的养路工发扬不怕苦的精神,保障着公路畅通安全,传递着巨大的温暖。
“我将持续关注这个群体,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感人故事。”新华社西藏分社记者李远说,高海拔的工作环境和独特的公路病害使得西藏养护工人的工作非常不易,他们守卫着高原生命线的安全,却始终默默无闻。这样的群体值得社会关注和重视。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西藏道路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据西藏自治区公路局统计,至2012年底,西藏公路通车里程达6.5198万公里。目前公路局直属系统养路工人共有6259人,养护里程达6.0518万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