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
近来,一些地方党委和政府从实际出发取消了有名无实的节会,得以继续举办的节会也大刀阔斧“瘦身”,或取消了大型文艺演出,不请明星助阵,不放焰火,或取消了大型宴请,不再发放礼品,劲吹节俭之风,广受好评。
办节会对提高地方知名度,聚集人气,扩大开放,增进交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确实存在着看风、跟风现象,造成了越来越大的浪费,渐渐地有些节会陷入了“花钱赚吆喝”,成了“鸡肋”,地方苦撑着,群众有怨气。这样的节会应当毫不犹豫地取消。
记者最近参加了几个继续举办的地方节会,从节会的人气与效果看,这些“瘦身”节会不亚于往届,并非有人担心的那样,节俭风会吹走了客人。正如大家议论的,如果取消明星助阵的大型文艺演出、不放焰火,没了宴请、没了礼品,就拒绝再来参加节会,这样的客人,来了也是混吃混喝,少了这些人,节会能够办得更好。
采访一个地方举办的国际大赛时,记者见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位外国客人与一位警察在车水马龙的马路口比比画画,警察一头汗,客人也一头汗,还是一位路过的高校老师当了一次翻译,解了围。
原来,这次大赛取消了以往赛事期间的免费接送,这位外国客人已经是第三次前来参赛,就选择了自己乘公共汽车前往比赛场馆,想不到对自己的汉语水平过于自信,换乘车时,错了方向找不到地方了,眼看比赛时间逼近,情急之下就找了警察,没想到警察不懂外语。
记者注意到,大赛举办地的城市路牌标识,多数连汉语拼音都没标注,更别说英语等外文提示。拿到的大赛秩序册,仅有英文版,而对不少参赛来宾来说英语也是外语,而且,来宾在当地的书店、书摊还买不到英文版的当地城市地图。
类似这样的细节说明,大兴节俭之风的节会要想继续保持活力和吸引力,地方政府在城市管理与建设方面,以及围绕节会内容、形式创新,还有许多环节要做深、做实、做细。
节会“瘦身”之后,舞台上取代了明星演出的是,富有地方韵味的传统文化及全民健身活动项目。这些表演能否以内容有特色和形式新颖赢得观众认可,也检验着地方党委和政府文化建设的力度和创新能力,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文化各不同,节俭无国界,“瘦身”节会,不会因为节俭被包括外宾在内的各方来宾冷落,关键是大刀砍向“奢靡”之风时,刀下还要有细活。
本报记者 崔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