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的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罹患恶性淋巴瘤之事日前曝出,立刻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人们不禁会联想到央视著名播音员罗京、香港著名作词人林振强等因淋巴瘤过早消逝的生命。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什么癌?它离人们的生活到底有多远?能不能早期发现?权威专家对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详解。
我国每年新增8.4万淋巴瘤患者
从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来看,淋巴瘤不属于最高的,但从发病率增长速度来看,绝对名列前茅。当前,淋巴瘤已成为全球发病率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平均每两分钟就有1名新发病人。在我国也是这样的趋势,每年新发患者约8.4万人,并以每年5%的速度上升。
那么,到底什么是淋巴瘤呢?
淋巴细胞发生恶变即成淋巴瘤。淋巴细胞是人体的健康卫士,它们可以帮助人体抵抗外来细菌、病毒等的入侵,清除机体内衰老坏死的细胞,维护机体内环境的“整洁有序”。但是,当病菌等有害物质入侵人体时,淋巴组织容易脱离人体的控制,也有可能变成“坏分子”。当“坏分子”越来越多时,加上不良环境等因素的作用,淋巴细胞就可能在生长过程中发生变异,形成疯长的淋巴瘤。
中西方人群发病情况迥然不同
研究发现,根据肿瘤细胞构成不同,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就霍奇金淋巴瘤来说,中西方人群的淋巴瘤发病情况迥然不同。西方发病年龄呈“双驼峰”曲线,即有两个明显的发病高峰:一个是15岁~34岁,另一个是50岁~70岁。我国则呈“单驼峰”曲线,发病高峰在40岁左右,青壮年人群居多。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年龄曲线也表现出相似的特点。
令人感到宽慰的是,医学的进步已经使淋巴瘤脱离绝症的行列。早期霍奇金淋巴瘤80%以上可以治愈,所以在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癌症治疗疗效的分级上,霍奇金淋巴瘤被归入可以治愈的肿瘤。即使是晚期霍奇金淋巴瘤,长期的生存率也能达到50%以上。而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也可治愈。最“麻烦”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坚持标准治疗后,76%的患者肿瘤达到完全缓解,近六成的患者获得治愈,四成以上的患者可获10年以上的长期生存。
别忽略身体发出的早期信号
其实,淋巴瘤在早期会向身体发出信号,只要我们别去忽略它,是可以把它消除在萌芽状态的。
该病的早期症状与感冒非常相似,都有发烧、出汗、咳嗽等症状,因此极易被混淆。但与普通感冒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会出现无痛性浅表淋巴结肿大,而且肿块生长可快可慢,有的甚至经消炎治疗后就会好转和消退。很多人因此忽视病情。公众可以通过简单的“摸查”来发现,主要部位包括耳后、颈部、上颈部位、颌下、腋窝、腹股沟等。
此外,研究发现,淋巴瘤和病毒、细菌感染有关,比如EB病毒、幽门螺杆菌等。而20岁~40岁正是淋巴组织非常活跃的时期,年轻人又是感染这些病毒的高危人群,加上环境污染、辐射和经常接触染发剂等因素,使得这一人群发病率升高。因此,年轻人避开以上不良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是十分必要的。(作者系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链接
病理诊断是淋巴瘤确诊的“金标准”
朱军
病理诊断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获取足够的、高质量的肿瘤组织是病理诊断的前提。活检则比较麻烦,甚至有风险,但是对于确诊淋巴瘤是必需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取材不理想,还可能需要再次活检,更有少数情况甚至需要多次活检。淋巴瘤复发时也要尽量再取组织进行病理诊断,一方面是为了明确淋巴瘤是否复发,另一方面是因为某些淋巴瘤类型可能会发生病理转化。
另外,相对于其他肿瘤,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及分型十分困难。目前已知淋巴瘤有近70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治疗和预后差别非常显著。因此对于有疑问的病例,有可能需要多位经验丰富的病理专家会诊。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周时间,但是本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这是必需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耐心。(作者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 刘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