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谈话·地方高校突围路径

    社会服务 地方高校的边界在哪里?

    王旭东 《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18日   14 版)

        编者按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的大学以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倡导“踩在牛粪上的教授才是最好的教授”,提出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现在,社会服务通常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并列为现代大学的主要职能。但是有人认为我国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相对其他职能来说,在认识上存在缺失和庸俗化、工具化倾向。也有人认为大学教授注重“横向”课题,忙着赚钱,误人子弟。本版约请北京物资学院院长王旭东就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以及我国大学,特别是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状况与困境进行深入探讨。

     

    威斯康星思想 大学走出“象牙塔”的缘由

     

        “大学应成为灯塔,积极促进社会发展,使全州的人民都能与这所大学的人才和知识发生联系,使每一户人家从这种联系中得到益处。”——范·海斯

     

        “威斯康星思想”源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教育实践及办学理念。范·海斯任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期间(1903—1918),“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第三项职能被明确和大力倡导。范·海斯提出的“服务应该是大学唯一的理想”、“学校的边界就是州的边界”等观点被总结概括为影响深远的“威斯康星思想”。

     

        近代大学肇始于中世纪的欧洲,最初的大学设有文、法、医、神四个学院,只有医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神学院却是四个学院的核心。人们将此时的大学称为“象牙塔”,一方面因为大学是研究学问的圣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时大学远离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的状况。

     

        高等学校清晰的、普遍的社会服务观念始于美国“赠地学院”创办时代。19世纪中叶,工业化的发展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工业和农业技术型人才。1862年,美国出台《莫里尔法案》,该法案规定,各州凡有议员一名,联邦政府便拨给土地3万英亩,可将其收入作为建立农业和机械工程学院的基金,用以为地方发展工农业培养人才。这就是美国历史上的“赠地学院”。威斯康星大学即是美国最早的“赠地学院”之一,该校为社区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也提供许多有关卫生、经济、管理与教育等方面的咨询,成为其所在州的智囊。这标志着高等学校第三职能——社会服务职能的正式产生,也是美国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威斯康星大学因此成为继中世纪大学、柏林大学之后,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威斯康星思想”成功的首要社会背景。20世纪50年代,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获得了长足发展。高校通过服务帮助美国创造了农业奇迹,促进了工业化迅速实现。随着大学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大学被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轴心”、“杠杆”、“成为周围社会的源泉”。

     

    前景与困境 我国地方高等学校社会服务发展的现状

     

        我国高等学校可分为部委院校和地方院校。地方高校是指由省级或以下地方政府财政拨付经费,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的高等院校。两千多所高校中,部委院校仅一百多所,其余都属地方院校。根据社会发展现状、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地方大学的办学特点,积极拓展社会服务职能是地方大学准确定位、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明智选择。

     

        更好地为本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是地方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其自身发展的动力来源,也是其获得地方政府、企业、社区各方面支持的保证。大众化教育与精英化教育的一个根本区别即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实施大众化教育和普及化教育,主要任务是由为数众多的地方大学来承担的,地方大学必须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增强社会服务意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阶段,在人才培养职能方面,高校很难有规模上大的拓展,这也为地方大学面向本区域加强各类技术培训、文化培训提供的条件、提出了要求。多数地方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受人才、条件限制,难以承担基础性、前沿性重大课题研究,要拓展其科学研究的职能,惟有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为区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取得更具现实意义的科研成果。可见,地方大学必须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位,把积极拓展社会服务职能作为发展的重要选择。

     

        但就现状而言,许多地方大学还远未认识到拓展社会服务职能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仍按照原有的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上追求规模、层次,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追求大而全,在科学研究上不面向实际、不联系实际,只关注课题数量、论文数量,学校与区域社会互动很少。当前一些地方高等学校开展的社会服务,包括教育拓展服务、科研服务、产学研联合体、高校资源服务等,也多呈现服务半径小、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低等特点。

     

        究其原因,地方高校对发展社会服务的认识还不足,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体制机制。我国大部分大学设置的职能机构中没有针对、协调社会服务的部门,目前所进行的社会服务工作多数是院系或者教授直接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联系,沟通渠道往往还得通过人际关系。教育部门制定的评价考核标准仍然是以文章为重,对于社会服务没有具体的指标。

     

        有的地方高校对开展社会服务存在不正确的或肤浅的认识,不怎么赞成开展社会服务;有的地方高校虽然认识到地方高校需要开展社会服务,但由于办学观念、指导思想、思想境界、开拓精神以及实际措施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开展。部分高校强调为社会服务,往往过分注重“有偿”而遮盖了其本来面目,贬损了它的真实意义。导致高校内外相当一部分人以狭隘的、功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高校的社会服务,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有偿”与“创收”上,这也是导致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对高校服务功能的误解。

     

        尽管地方高校在本地方社会服务方面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和“亲缘”优势,但人们对其服务能力、水平层次方面的信赖感还不够。要把这种理论上的、潜在的优势转化为实践的、现实的优势,既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又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

     

    “反哺”与“多赢” 社会服务和教学科研的关系

     

        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有利于高等学校师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服务活动,教师可以了解本专业最新科技信息和动态,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感和实用性,最终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中去并锻炼实际工作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服务是当前中国地方高校寻求突围的有效途径。单以学生就业来说,地方普通大学毕业生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弱势群体”,而同时社会又急需应用型人才却招不到。如果地方大学通过社会服务的平台,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不失为走向“多赢”的一种方式。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最根本的职能。强调重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是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拓展大学社会职能,提高大学对社会的贡献率,同时要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学的社会服务必须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基础,只有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了、科学研究水平提高了,大学服务社会的能力才能提高。另一方面,社会服务也能有效促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大学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获得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支持,可以“反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改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条件;同时,社会服务打开了学校大门,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使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更具现实基础、更有针对性,因而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可见,大学三项社会职能是相互促进的。当然,具体到一所学校、具体到一位教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上有一个时间精力合理分配的问题,协调不好会顾此失彼。

     

        不只把社会服务作为大学要履行的一项独立的社会职能,也把它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这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目标。

     

        高校并不是由一堵围墙包裹起来与世隔绝的深院,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的产物,社会的需要是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唯一理由。

     

        地方大学如何有效服务社会?可以有多种模式来实现。诸如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成为区域内重要的人才培训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和咨询服务等。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向社会开放,从理念上摆脱“围墙”“边界”的束缚,与社会共享资源,成为区域资源中心。传统的大学是高墙深院,与墙外的世界泾渭分明,不相交融;而现代大学,特别是以服务区域为职责的地方院校应当向社会开放,与社会融为一体。大学的许多资源都可以适当向社会开放,如图书馆、实验室、测试中心、电教中心、计算中心、体育馆等。

     

        在发展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大学领导者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怎样使大学以尊重各方利益的方式对重要的社会问题作出反应?并且防止不合理的干涉行为,维护学校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大学在与政府、企业合作开展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需协调好与各合作主体的关系。比如,大学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也可能会走入由于经费依赖而追求功利的误区,大学不能只是被动地按照政府机构、公司等确定的议程来为社会服务。同时要协调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者关系。大学在增加有用的课程计划和服务项目时,还必须防止服务冲击教学。(作者系北京物资学院院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