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到底该不该减?又该如何减才能有效?记者采访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研究员。
“我担心它比较难实现”
“这十条规定我认为都是有道理、有根据、有必要的。但是我担心它比较难实现。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规定和孩子父母的高期望、和‘全民焦虑’的惯性是相对立的。出台‘减负十条’,表明教育部已经看到问题的严重性,也下了很大的决心。但‘减负’是一场牵动社会神经的改革,没有一系列配套的保障措施是很难实现的。”孙云晓说,“比方说,现在有了这十条规定,如果学校不照办,教育主管部门该怎么办?如果学校留作业、违规补课,校长是不是可以被免职?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很多中小学校与教育部对着干。他们采取硬顶或者软顶的方式,继续考试、继续布置作业。而这样的消极抵制可能会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因为很多地方把升学率当作核心目标和评价方式。地方政府考核评价教育局长、学校校长的时候,就看你的升学率。升学率上不去,局长和校长就有被拿下的危险。另外,如果教育部能排除阻力,真正让中小学生‘减负’,还可能出现一个问题:学校内部负担减轻了,同时却极大地刺激了社会上的补习班。就像日本、韩国走过的道路那样——学校办素质教育,社会办应试教育。”
因此孙云晓认为,“减负十条”的执行到位,还需要看这些规定能否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现在的措施都是在教育部内部、在督导范围内,这些还很不够。他认为,“减负”不是教育部门一家所能解决的问题。
此外,家长也是“减负十条”能否有效执行的关键。“‘减负’以后,可能会有这么个问题:不布置作业,孩子很开心,家长却慌了神儿。孩子如果没作业,那该干什么?怎么合理安排他们的时间?谁来保证他们的学习质量?这也给家长们提出一个比较大的课题。这需要我们给家长更多指导,并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妥善安排孩子‘减负’之后的时间。”
如何才能让家长放心
孙云晓认为,“减负”的最终目的,是在保护孩子的同时解放孩子。因此,“减负”不是单纯的“减法”,“减负”的目的之一是给孩子们补上之前因为学业负担过重而缺失的“功课”,这就是让孩子养成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
孙云晓说,他在进行“少年儿童自我管理习惯培养及其社会适应的关系”课题研究时发现,小学时期是少年儿童养成自我管理习惯最重要的奠基时期。但是,课题搜集的数据显示,52.1%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很重要,自我管理习惯养成等其他方面可以暂时放一放。60%的家长觉得孩子还小,不可能管理好自己的事务。因此,当孩子要外出参加活动的时候,近一半(48.5%)的家长几乎包办了孩子应该担负的任务,为孩子准备好一切,仅有17.6%的家长让孩子自己准备相关事宜。因此,孙云晓认为:“如果不在‘减负十条’实施的同时抓紧改变我国小学生自我管理差的习惯,不留或减少书面作业之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可能会产生较长时间的混乱。相反,如果小学生自我管理的习惯、自觉学习的习惯、热爱学习的习惯能够培养起来,家长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放下心来,才会使‘减负十条’有效执行。”
要想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这不仅要教授给孩子相关的知识,而且还需要对家长施以帮助,“孩子越小,受家庭的影响越大。我们要给家长更多的帮助、指导、教育。全国现在有45万所家长学校,大多是中小学办的,应该借助这个平台发挥作用。还有家长委员会等组织,也要给父母引导、帮助。我们的父母要改变观念。什么叫孩子的智力发展?智力发展绝不仅仅是盯着课本,一定要看到孩子智能的差异、一定要找到孩子真正感兴趣的方面,进而因势利导,培养出孩子真正的兴趣”。(本报记者 王庆环)